让客户更具全球竞争力!-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 | 金属成形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MFC(深圳)冲压与锻造展览会

MWCS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亚太最具影 响力的钣金加工展,尽在九月中国工博会

网站编辑阅读(3938)

如果您从事“金属板、管、棒等型材加工”相关领域

201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错过等一年

919-23日,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

设备技术,要啥有啥

激光切板/切管、焊接、激光3D打印、打标

钣金智能生产线、砖塔冲、压力机

剪板、卷板、折弯、压铆

去毛刺、矫平、表面处理、点胶密封

激光器、切割头、数控系统、软件、检验测量、冲模

自动物流仓储、冷水机、切割气体

…………

国际大牌云集

通快、天田、百超、萨瓦尼尼、马扎克

普玛宝、博栗玛、梅塞尔、LVD

三菱、村田、爱克、嘉意、台励福……

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国内巨头齐聚

大族、华工、楚天、扬力、亚威、金方圆

宏山、领创、迅镭、天弘、邦德、迪能、超能

汇能、海目星、镭鸣、粤铭、庆源、金威刻

力星、百盛、瑞铁、沃克曼、雪龙、大东

还有更多………现场等您

2H馆汇聚国内外行业领头羊,MFC作为工博会的重要合作伙伴(展位位于2H-A0002),整理了部分全球首发、国内首发以及特色展品让您先睹为快。

全球首发

德国通快Trumpf

展位号:2H-D118

TruLaser5040fiber激光切割机

最新一万瓦TruLaser5040fiber激光切割机结合通快全新TruDisk10001万瓦激光器带来业界最高水准的切割效率,万瓦级TruLaser5040fiber搭载最新的暴风切割技术,切割效率风驰电掣,能耗大幅节省。

百超Bystronic

展位号:2HE138

Xpress折弯机

Xpress折弯机以入门级的价格提供全套折弯技术;

操作简单,便于入门;

高精度的自由折弯和成型加工,模块化设计提供高度灵活性。

展会首发

山崎马扎克YamazakiMazak

展位号:2H-B101

3D-FABRI-GEAR220II激光切管机

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3D-FABRI-GEAR220II激光切管机荣获第47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奖”,从3D激光加工,到攻牙,一键搞定;

从原料搬运,激光加工,切割部件搬出等所有工序;真正实现DONEINONE。

15kw傲视全场

大族激光Hanslaser

展位号:2H-E128

G4020HFIPG15000高速光纤激光切割机

扩展厚板切割领域,提高加工效率智能加工;

真正实现高速度、高品质、高稳定性;

可与自动化生产线完美组合,生产效率跃升。

国内首发

比利时LVD

展位号:2H-D088

Phoenix301510kW光纤激光切割机

直观的Touch-L控制终端,为多种金属板材提供全面的加工解决方案;

切割台面拥有3m×1.5m,4m×2m和6m×2m可选;

光源选择范围:3~10kW;

切割头柔性设计,可自动根据板材厚度,调整焦点位置和焦点直径;

可选配自动割嘴更换系统及自动化上下料或料塔系统。

上海力族

展位号:2H-C161

STXFLEX12数控冲床

STXFLEX12是意大利EUROMAC新推出的高端机型,是在MTX FLEX系列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机架加固和加重;Y轴采用双电机驱动。具体表现为:整体机架增重30%、速度增加30%、加速度增加50%。

部分展商特色展品

扬力集团

展位号:2H-C118

GM系列门式高速伺服液压机

采用伺服控制技术,节能20%~50%,噪音小于75分贝;

定位精度±0.05mm、机床效率提高20%以上;

大通径专业制造的充液阀;

PLC控制,通过软件编程可实现多种加工工艺要求。

奔腾激光

展位号:2H-E016

TCF系列激光切管机 

实现管材自动上料、激光切割、下料等动作。可高速高质量切割方管、矩形管、圆管、椭圆管等封闭截面管材。

全自动可变径支撑系统;

卡盘自动定心,自动夹紧,全行程无需更换卡爪;

卡盘重复装夹精度高;

卡盘转动惯量小,定位精度高;

高精度齿轮齿条传动,运行稳定、精度高;

采用进口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

高效的智能控制系统——意大利SmartManager 4.0;

可配置全自动上料系统。

大族粤铭激光

展位号:NH-C008

HyTube6522全自动光纤激光切管机

采用PA8000数控系统,集成了激光切割控制专用功能模块;

采用西班牙Lantek切管软件,实现“全时切割、高效切割”;

德国PRECITEC的电容式传感切割头;

独特的浮动托管装置,在管材送进和旋转的同时,托管装置始终与管材表面保持接触,支撑力根据管材规格设定,防止管材的下垂;

全自动整捆上料功能;管材截面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多种管材混合上料;

完整的切割工艺参数库,并且备有人性化的参数界面,根据管材类型实现“一键式设定”加工工艺,也可在界面中实时修改激光切割工艺参数;

SMC高精度伺服比例阀,精确控制切割辅助气体的气压和卡盘夹持力的大小,以达到最佳的切割效果;

管材直线定位速度达到100m/min,旋转定位速度可达到120m/min。

迅镭

展位号:2H-B118

全自动激光切割柔性生产线QL-FACL

柔性全自动生产,自动分拣料,使用自动上下料装置,极大提升加工效率。

五轴自动上下料激光切管机QL-FCALP

可加工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质的方管、圆管、腰圆管、椭圆管和部分的异型管。

大族激光

展位号:2HE128

铺粉式金属激光3D打印系统

灵活、快速的落粉系统;

全开放工艺数据包,便于工艺二次开发;

适用于复杂随形水路、液压零件以及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复杂零件制造。

激光清洗系统

可取代打磨、酸洗、喷丸、超声波洗等传统方式;

主要应用于除锈、除油、除油漆及文物上的赃物等,适用于模具、油漆、锈迹、污渍等清洗。

宏山激光

展位号:2H-B108

外包围双驱板管一体激光切割机HS-G3015E

专业切割方管、圆管、矩形管、D型管和六边形管等各类型管材。

创新激光

展位号:1H-B156

激光焊接系统RK3300-MH24

由激光焊接机主机RK3300、YASKAWA机器人本体、YASKAWA机器人控制柜、冷水机等组成。

激光焊接焊接速度快、焊缝平整、美观,焊后无需处理;

焊缝质量高,无气孔,可减少和优化母材杂质;

组织焊后可细化,焊缝强度、韧性至少相当于甚至超过母材金属;

可精确控制,聚焦光点小,可高精度定位,易实现自动化;

可实现某些异种材料间的焊接;

可实现点焊、对接焊、叠密封焊等。

佛山根号

展位号:2H-B015

GH-1032NT上传动数控折弯机

实用高效、性能稳定可靠、低故障率;

机架采用钢板焊接结构、经热处理退火消除内应力,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机械式挠度补偿,薄板加工精度更高;

高速后挡料匹配高速液压系统,综合效率更高;

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2D编程,3D模拟显示。

中国中车

展位号:2H-B017

BE-1680A3折弯机

采用AC伺服电机驱动,实现无油、高速、省电、稳定,最适合精密制品的各类加工,配合自动化系统更能实现全天候持续稳定生产;

该折弯机最大承重能力为16t,可进行3轴运作。

富润泽激光

展位号:2H-C001

工业集尘器DK-55

DK 系列产品以智能型、外形美观、大风量、自动清灰为特点,采用一体化柜式结构,专为激光行业、化工行业、金属加工行业、木工家具行业等漂浮粉尘而设计,性价比高。配置西门子电机,西门子PLC和西门子触摸屏,日本东丽聚酯纤维滤筒,保证高级别的过滤精度和智能控制和反馈。常州中安

展位号:2H-C012

精密矫平机

中安机械研发制造的各型零件精密矫平机、型材精密矫直机、压力机配套用(带钢/板材开卷)精密矫平机、锯片基体精密矫平机、无痕精密矫平机等设备,来满足用户的各种平面度、直线度要求。

 

洛阳锐创

展位号:2H-C055

数控螺柱栽桩机

数控螺柱栽桩机可替代传统手动螺柱焊机栽钉,自动送钉、自动焊接,可配多个焊枪同时焊接多种规格的螺钉。定位精准,焊接牢固;

可焊接冷板、不锈钢、铝板、镀锌板等多种材料。

可将多种规格的焊接螺钉迅速、牢固的焊接在金属表面,焊接板材背面、无明显凹陷、凸起、并且无需钻孔、铆接、弧焊以及焊后处理等繁琐的传统工艺。

武汉星光工业设计

展位号:NH-A028

高速压片机

高速压片机,运用先进模块化设计理念,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主压及充填采用伺服电机,反应速度快,调整精度高。超大可视的压片空间,清洁、操作更方便。

工业设计是怎么回事?

网站编辑阅读(4360)

工业设计是最近十几年在中国越来越流行,以苹果、三星、小米等电子消费品巨头引领,要求产品不但要功能使用易上手,而且产品外形要有高颜值,具有高识别性。在冲压钣金行业,最先加强工业设计的是设备主机厂,尤其是外企的龙头设备企业对此尤其重视,然后冲压钣金的零部件企业的龙头企业也在慢慢加强,但是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工业设计是怎么回事?

工业设计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4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

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等学科的知识,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交叉产物。

不同于传统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除了提高产品结构性能指标,还须充分考虑产品与社会、市场、消费者的生理、心理相关的种种要素,使得产品能被消费形成类似成瘾或者宗教崇拜一样的依赖,可以获得很高的议价空间。这一点苹果公司是做得最成功,iOS系统、一键设置和触屏操作,使得婴儿、老人和残障人士都无须学习就能轻易上手。每次新机出来,庞大的死忠粉第一时间购买新机。

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这种艺术美不是凭空增加的冗余设计,而是在考虑制造经济性的前提下,达成功能与艺术美感的平衡,比如小米的全屏手机和陶瓷手机,就是很成功的案例,在众多手机中脱颖而出,赚足眼球,也使得一直走低价路线的小米的售价突破四千,也能被消费者接受。

工业产品的制造流程基本上分为四步:

第一步,了解用户的需求,满足客户需求是最根本的,比如客户需要在板材上密集打孔。

第二步,为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产品具有怎样的功能,需要打孔的功能,针对不同的材质和厚度,需要直接物理切割,或者高温融化;

第三步,就是产品的功能怎么用软件和硬件来实现,切割可以用水切割,也可以用模具切割,融化可以用激光、等离子等不同手段;

第四步,就是怎样通过生产制造把软件硬件集成到一起,提供性价比合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的产品,还是以打孔为例,最后生产出各种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数控冲床、二氧化碳或者光纤激光切割机,或者等离子切割机,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上述是传统的制造过程,最终的产品合乎使用,但是可能傻大黑粗,使用体验不佳,现在加入工业设计之后,则需要对外观、性能、结构布局、制造材料、使用体验等进行优化,穷尽现有的工艺手段,使得产品又美观,又经济,功能齐全,有明显的品牌辨识度,深受使用者喜欢。

中国的工业品正在全球扩散,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有了跟过正面的竞争,工业设计是必须要重点补的一课。韩国的制造业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和该国极其重视工业设计,提升全民的审美水准有直接的巨大关系,比如当年韩国汽车在性能不如日本的前面,凭借外观的极佳设计,赢得了极其重视颜值的女性客户的青睐,在服装行业也是如此。

工业设计可以为冲压钣金带来更高附加值

冲压和钣金和企业有的是有产品的,这些企业需要工业设计是确定无疑的。有的只是出卖加工能力,根据客户的需求加工各种金属制品,是否也需要工业设计呢?答案是肯定的。大家都说现在各行各业是买方市场,但是事实上,还是有很多高端的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需要进口。如果金属板材通过结构设计优化,减少对铆钉和焊接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冗余加工,通过对新的材料和工艺的使用,使得金属板材的手感、防锈、防水、防指纹等性能显著提升,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附加价值。

除了制造端,在企业的品牌营销,金属板材加工企业在样本、网站、厂房、办公室、服装、展位、广告、微信、优酷、Youtube等社交媒体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MFC了解到有些外贸型零部件企业因为仅仅比同行做得多一点,就获得了大量的顶级优质客户的订单。今后,MFC将陆续介绍一些成功案例。

我们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www.chinadesign.cn)整理了如下的工业设计公司和奖项,供有兴趣的企业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国内知名的工业设计公司有哪些?

北京润富堂联合创意设计机构 www.runfutang.co

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YANG DESIGN) www.yang-design.com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www.artopcn.com

温州先临左岸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zasj.net

爱谷工业设计公司 www.ico-id.com

武汉光谷楚创空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dfyc-id.com

深圳智加设计有限公司www.zcosz.com

品物设计集团www.perdesigncn.com

杭州凸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toout.com

飞鱼(杭州上海郑州深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feish.com.cn

深圳市嘉兰图设计股份有限公司www.newplan.com.cn

浩汉工业产品设计(上海)有限公司www.e-novadesign.com

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www.designmoma.com

威曼设计www.vimdesign.com

深圳市万有引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sz-gt.net

深圳市无限空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sz-nd.com

北京品物堂产品设计有限公司www.perbrand.cn

武汉人人思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renrensimei.com

北京东成新维产品设计咨询有限公司www.fromd.net

青岛舜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sunvisdesign.com

MUID www.muid.cc

EICO-数字化咨询与产品专家eicoinc.com

洛可可LKK  www.lkkdesign.com

HOLY荷勒www.inholy.com

唐硕公司www.tangux.com

深圳市佳简几何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xivodesign.com

IDEO www.cn.ideo.com

北京尚品格工业设计公司www.bjido.cn

广东顺德潜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www.chinno.cn

深圳鼎典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www.designdo.cn

工业设计大师Dieter Rams 优秀设计的十条准则

优秀的设计应该是创新的: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

优秀的设计让产品更加实用: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seful.

优秀的设计是美的:Good Design is aesthetic.

优秀的设计使产品更容易被读懂: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nderstandable.

优秀的设计是谦虚的:Good Design is unobtrusive.

优秀的设计是诚实的:Good Design is honest.

优秀的设计经得起岁月的考验:Good Design is long-lasting.

优秀的设计是考虑周到并且不放过每个细节的:Good Design is thorough down to the last detail.

优秀的设计是关怀环境的:Good Design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优秀的设计是简洁的: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设计奖项有哪些?

IDSA-美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www.idsa.org

IF-德国汉诺威工业论坛 www.ifworlddesignguide.com

G-Mark -日本工业设计优秀奖-Good Design赏 www.g-mark.org

Red dot Award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www.red-dot.org

Core 77美国Core77 www.core77.com

Taiwan Excellence Awards-台湾精品奖www.brandingtaiwan.org

Lite-On Award-光宝创新奖 www.liteonaward.com

Taiwan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台湾国际创意设计大赛

Successful Design Awards-China中国最成功设计大赛 www.designsuccess.cn

红星奖-中国创新设计 www.redstaraward.org

 

钢铁创造的奇迹

网站编辑阅读(3951)

译| 李建

“随着电动发动机技术力量的不断强大,高强钢生产商也准备实现资本化。”

—James Bakewell

据钢铁制造商ArcelorMittal公司全球汽车营销部长FrédéricPainchault称,2017年全球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达到130万辆。“虽然电动车占全球汽车保有量份额仍不足2%。但是市场发展非常迅速,电动车销量2017年比2016年增长了57%以上。全球的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的数年里推出大约340款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汽车销量达到近500万辆。”

但这只是开始。TataSteelEurope公司市场部经理BasjanBerkhout补充说:“TataSteel希望到2050年,电动车能在欧盟汽车销量中占90%。”

环境法规是汽车业向电动车方向发展的主要动力。举例来说,欧盟强行规定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公里不得超过130克。这个标准到2021年要降到每公里95克,从2020年逐步改进,而且到2030年可能会更加严苛。各地区对电动车采用程度都不同。

电动机和电池组的包装方式会根据汽车的设计构造而不同

Berkhout说,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中国市场,中国政府强行规定制造商的电动车生产份额,以此降低排放量。对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来讲,中国是最大的利润来源,忽视这个市场将带来巨大危机。另一个压力就是城市空气质量目标。柴油机丑闻以及悬而未决的新标准WLTP排放测试之后,欧盟又对排放量问题采取紧缩政策。

Painchault补充说:“美国在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规定上没有明确态度,因此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的进展不会很高。ArcelorMittal预测,到2025年,欧洲和中国的电动车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超过内燃机汽车的销量。主要增长来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我们预测到2030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以及内燃机汽车的销量各占三分之一。15至20年之后,非内燃机汽车会在市场占主导地位。”

在电动未来中占一席之地

钢铁业在电动车中的地位将非常重要。比如在最近的一篇报道中,TataSteel表示超低排放车辆(ULEV)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业对钢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仅欧洲就达到420万吨。

在近几年的创新和收益上,汽车材料业的发展主要受到轻型高强度产品需求的推动,汽车制造商可以降低内燃机车辆的数量,从而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早期电动车,如BMWi3和TeslaModels汽车,轻质材料(碳纤维和铝材)一直是关键技术。

在使用内燃机汽车的时候,消费者在加油之后可以行驶数百公里。如果想要一次充电就能达到相似的行程,电动车需要安装一个非常大型而昂贵的电池,那么汽车制造商就得从汽车的其他地方减重。这种情况会一直存在吗?

NanoSteel公司汽车部董事长CraigParsons说:“是的,电动车好像比内燃机汽车更倾向于轻质材料。电池存储能量总是有限,行程也是有限,因此降低重量就相当于提高总体车程,而这正是电动车面临的最大设计难题。电池非常沉重,车辆每减负一磅,都拿来增幅电池,否则车辆行驶一定距离所需电量就会不足。”

AutomotiveSSAB公司业务开发部经理JonasAdolfsson也是这个看

法。他说,“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动力系统,车辆移动的物理原理是相同的。前进的阻力包括自加速度、滚动摩擦、坡度和空气阻力。而这些因素与汽车重量相关性非常大。与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相比,电池的能量密度非常低。因此我说减负才是更重要的。”

“减重对里程数的影响非常有限。举例来说,减重100公斤,里程能够增加6至11公里…”–Jean-Luc Thirion,Arcelor Mittal。

Arcelor Mittal公司汽车部全球研究与开发主任Jean-LucThirion持有不同观点:“减重对里程数的影响非常有限。举例来说,减重100公斤,里程能够增加6至11公里。通过增加电池来提高里程数更加容易,价格也不会太高。而且减重对最高时速和加速度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减重100公斤,最高时速提高不足1公里,加速时间减低不足半秒钟。”

Berkhout也这样认为:“所有车辆都应该尽量轻质且具有成本效益,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混合动力和全电动汽车要重30%。轻型车辆可以提高混合动力及全电动车的里程,但是成本很高。汽车制造商会花大价钱来降低车重,然后只是稍微提高里程数吗?”

他例举VWGolf的情况。斜背式汽车有汽油、柴油、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型。汽油机车总重量是1206公斤,柴油机汽车总重量1301公斤,混合动力车是1615公斤,纯电动车是1615公斤。电动车的车程达到300公里。白车身减重10公斤,最后车重只会减少0.6%,而总里程只会增加10公里。

能源再生技术已经在纯电动车上应用,这有助于增加里程数。此外,未来基础设施肯定会继续改进。纯电动车在司机的家中,只要一晚上就可以快速充电,而且在通勤过程中也可以小流量无线充电,还可以在工作岗位停车的时候自动充电。在这种情况下,重型高价值电池组可以一次充电形式300公里。

不同的组件包装和车辆结构

如果所有这些都是正确的话,钢铁业完全有机会重掌汽车材料市场。电动车的动力传动系统足以推动产生大量新技术高强度可塑钢材,用于这些车辆汽车机构。

举例来说,Berkhout假设认为,如果内燃机不再与散热器等组件一起包装,而且前轮的位置就不是由发动机的位置决定的话,那么前端长度就可以缩短。如果前端缩短了,那么缓冲装置长度就会缩短,但是在正面碰撞的时候,必须能够吸收一样的能量。这就需要使用大型的前杠,采用高级钢材,而且白车身周围前杠结构必须承受更高的负载。

他还说:“如果把电池组装在地板下,侧面碰撞负载也需要改动。如今内燃机汽车采用的底框梁或摇杆加固器是由座椅横梁支撑的;在撞击的时候支持B柱。如果电池放在座椅横梁通常的位置上,那么蓄电池座盘必须能够抵抗侧面碰撞压力。OpelAmpere电池组重量为400公斤,其中的70公斤是机构性蓄电池座盘重量。这种设置还会改变支撑蓄电池座盘的踏脚板的位置,才能吸收更多的压力。”

ThyssenKrupp公司应用技术部长LutzKeßler认为,蓄电池托盘可以使用高强度钢。他说:“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而且是最敏感、最昂贵的组件,占到车辆总成本的30%~50%。因此开发能够保护电池的方案非常重要,而且可以控制电动车的成本。”

Thirion补充说:“现在已经出现一些热冲压产品,比如(Arcelor Mittal公司的)Usibor2000,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000MPa。20年前,最高强度只有340Mpa,因此这种改进非常令人瞩目。滚压成型马氏体材料和Arcelor Mittal的Fortiform材料(第三代冷冲压先进高强钢)的强度都非常大。使用这些钢材,汽车设计可以很好地保护座舱和电池组。”

事实上Tata公司预测,随着制造商寻求高成本效益减重材料,到2050年欧洲对车辆结构使用的先进钢材的需求大约会达到260万吨。

电工钢用于汽车生产

钢材在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超低排放车辆,包括电动机和电池组。Tata公司预测,到2050年,欧洲钢铁需求将增长160万吨,这些组件将使用更高级别的电气厚钢板。

电工钢是制造电动车的主要材料,而电工钢的级别可以根据机械性能而发生变化。Tata公司认为,这对汽车制造商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都想制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动力传动系统。高性能电工钢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据说这会提高里程数,并增强汽车的动力性能。

而锂电池就是目前收到很多汽车制造商追捧的能源存储方案——主要以三种电池组形式制造:圆柱形、棱柱形和袋装形。棱柱形和袋装通常在有色金属盒子里包装,而圆柱形定尺是在镍包覆“罐子里”包装,这是最普通的。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低价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制造商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可靠的,拥有机械稳定性的电池。这些都是制造商在电工钢以外的备选。

电工钢是电动机的主要制造材料

钢屑生厂商们预测,铝材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对车辆的影响相对较低,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一直抵制高价。第二,他们认为钢铁具有优良机械性能(钢铁要比铝材坚固),疲劳强度更高,更容易成型、接合以及喷涂。

Keßler说:“尽管钢铁的性能非常优良,但是材料之间的竞争仍然很激烈。因此,钢铁制造商一定要继续寻找新的优良方案。比如在ThyssenKrupp,我们想缩小热成型和冷成型之间的距离,1200级别超高强钢冷成型技术带来更高的可能性。我们最近还开发了一种技术(尤其符合超高强钢),可以消除冲压车间里的回弹,降低材料使用,提高了可靠性。”

最后,很多人认为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铝材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稳定性不如钢材,而这一点证实未来汽车司机们看重的一点。Thirion说:“生命周期评估从汽车使用三个阶段产生的排放量进行:生产;驾驶阶段;回收阶段。研究表明,从一辆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铝材产生的温室气体是钢材的四至五倍。”

Berkhout透露,TataSteel公司正在积极游说相关欧盟政府引进生命周期评估系统来测试汽车排放量。

MFC 行业观察

网站编辑阅读(3406)

文 | 刘明星、李建、王思杰

2018年的8月是多事之秋,中美贸易战的前景尚不明了,经济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企业都迫切了解上下 游行业的情况。我们整理了冲压钣金行业的相关数据,供企业决策用,其中电力、内燃机、景气指数和工业产值等宏观 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不同省份,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参考。

7月空调:上半年高速增长,下 半年降温

2018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的总生产量是8792万台,同比增长13.2%,总的销量是9070万台,同比增长14.3%,其中内销出货总量是5260万台,同比增长21.1%,出口总量是3810万台,同比增长6%。在2017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再创出新的历史高点,是任何一个传统家电产品都很难企及的。

2018上半年家用空调行业增长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单价和销售收入。尤其是国内市场,一方面由于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半年企稳且有回落,空调制造成本压力有所减小,另一方面产品结构的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整体价格水平。今年上半年家用空调终端产品的零售价格上涨幅度在10%~15%。

中国家用空调行业虽然在下半年出现了降温,但是并未到“寒冬”,多场所、多应用的特征使得空调拥有其他家电产品所不具备的成长空间。

7月洗衣机出口同比下滑日韩资惨烈

2018年7月,洗衣机出口量185.4万台,同比下滑4.4%,环比下滑7.2%。7月出口量是年度第二低值,同比环比均有下滑。诸多厂商中,美的出口量略有浮动,同比增幅极为平缓;7月海尔出口量排名第二,出口量同比增幅显著,成绩让人欣喜;大多韩资、日资厂商出口量同比大幅下滑。另外部分中资厂商2017年同期基数较小,出口量同比增幅显著。

7月全自动波轮产品出口量同比略有上浮,同比增幅仅为0.1%;其他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7.6%。全自动滚筒和双缸洗衣机出口量同比下滑,前者下滑幅度3.3%,后者下滑较为惨烈,同比下滑幅度超过10%,且本月出口量从2017年同期的近60万台,直线下滑至不足50万台。在全自动波轮洗衣机市场,美的、吉德、TCL等厂商同比增量较大,日资出口量下滑惨烈。在全自动滚筒市场,许多主力厂商出口量同比呈现增势,但韩资LG和三星大幅下滑,二者合计下滑量超过10万台,巨大的下滑量扭转了整体局势。

7月洗衣机内销降温同比增速低于前几月

2018年7月,洗衣机行业进入淡季最后一个月,行业整体形势略显惨淡。7月产量451.8万台,同比增长0.8%;销量456.0万台,同比下滑0.7%。2017年同期璀璨靓丽的内销市场,2018年挣扎几个月后,出货量增速已连续两个月低于5%,7月内销出货量301.1万台,同比增长2.4%。2017年和上半年内销细分市场增长,厂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抢占份额,未来形势趋缓。出口市场,东南亚热销,北非和中东政治动荡影响行业发展,出口量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2018年7月,洗衣机出口量154.8万台,同比下滑6.2%。

7月冰箱:内销拖累产销双降

7月冰箱行业产销继续下行,主要受内销拖累,出口的小幅增长也未能挽救整体的颓势。在经过6月的线上线下联动促销之后,7月内销市场表现疲软,一部分原因是内需不旺,另外均价的大幅上涨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其中一二级线下市场出现大幅下滑,部分企业下滑甚至超过20%。

出口方面,冰箱出口依然表现出震荡趋势,本月出口同比回归增长,而环比延续以往的季节规律保持下滑,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美国以及部分欧洲地区,亚洲部分区域也有一定增长,但与年初预期相比,除部分国家,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不是很高。从产业链整体来看,对于下半年行业大部分持保守态度。

7月冰箱总产量为629.2万台,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7.9%;总销量为642.7万台,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0.3%;本月库存387.6万台,与上月相比下降3.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1%。内外销来看,冰箱出口量为291.9万台,同比增长7.4%,环比下降10.2%;冰箱内销量350.8万台,同比下降9.8%,环比下降10.4%。

下半年中央空调市场取决于相关行业的投资景气指数2018上半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销售规模478.55亿元,同比增长12.44%,相较2017年同期增长率减少近一半。各类房产的限购政策对家装零售业的影响于2018年3月开始全面展现,工程配套项目市场逐渐升温表现出了积极的后续潜力。相较于过2017年中央空调产品销售额的井喷式增长,上半年中央空调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增幅更加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为51.2%,虽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但连续5个月位于51.0%以上。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4个行业的PMI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PMI均位于53.0%及以上的较高运行区间,实现较快增长。

服务业同样高歌猛进、持续扩张。7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0%,在调查的20个行业中,15个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处于扩张区间,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较快增长。医药制造、铁路船舶及电气机械的持续高增长显示出这些领域市场的活力与需求。工程配套项目随着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表现出旺盛的需求,上半年的升温有望在下半年更进一步。

7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作为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无疑为该领域的配套市场提供了“强心剂”般的政策保障。

2018年7月汽车产销下降,新能源车销量同增47.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3万辆和188.9万辆,产销量环比分别下降10.8%和16.9%,同比分别下降0.7%和4%,为今年除春节外,第一个同比下降的月份。

1 月~ 7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0 万辆和 1595.5 万辆,产销量同 比分别增长 3.5% 和 4.3%,销量增速 高于 2017 年同期 0.2 个百分点,产销量增速比 1 月至 6 月增速分别回落 0.7和 1.3 个百分点。 中汽协认为,车市总体表现符合年初预期。分车型来看,乘用车销量明显 低于 2017 年同期水平。7 月,乘用车 产销分别完成 172.5 万辆和 159 万辆, 环比分别下降 10.6% 和 15.2%,同比 分别下降 1.9% 和 5.3%,销量明显低 于产量。1 月~ 7 月,乘用车产销分别 同比增长 2.6% 和 3.4%,在乘用车四 类车型中,轿车和 SUV 产销保持增长, 但 MPV 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均呈 两位数下滑。

7 月,商用车产销继续保持增长,增速下滑,当月产销分别完成 31.8万辆和 30 万辆,产销量环比分别下降11.5% 和 25%,同比分别增长 6.7%和 3.3%,高于汽车总体 7.4 和 7.3 个百分点,比 2017 年同期增速分别下降18 和 15.1 个百分点。1 月至 7 月,商 用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 9% 和 9.7%。 7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 8.4 万 辆,比 2017 年同期分别增长 47.7%。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完成 6 万辆,比2017 年同期分别增长 33.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完成 2.4 万辆,比2017 年同期分别增长 101.1%。

1~7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 49.6 万辆,比 2017 年同期分别增 长 97.1%。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完成 37.3 万辆,比 2017 年同期分别增长82.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完成12.3 万辆,比 2017 年同期分别增长160.9%。

1~7 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17.1%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1~7 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39038.1 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 1~6 月放缓 0.1 个百 分点。

1~7 月,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1913.2 亿 元,同比增长 30.5%;集体企业实现利 润总额 125.2 亿元,增长 4.1%;股份 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27801 亿元,增长 21.3%;外商及我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实现利润总额 9422.4 亿元,增长 7.5%; 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0215.1 亿元, 增长 10.3%。

1~7 月,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366.7 亿元,同比增长 53.4%;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 33084.4 亿元,增长 1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 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 2587 亿元,增长 17.8%。

1~7 月,在 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2 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9 个行业 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通用设 备制造业增长 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 长 23.1%,汽车制造业增长 1.6%,电 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1%,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0.9%。

中电联:2018年1~7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一、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保持快速增长

1~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8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增速比2017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1~7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26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5.0%;第三产业用电量6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3.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3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0.2%。

分省份看,1~7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0%)的省份有19个,依次为:广西(20.4%)、重庆(14.8%)、湖南(13.4%)、内蒙古(13.2%)、福建(13.1%)、甘肃(12.9%)、西藏(12.6%)、安徽(12.0%)、云南(11.6%)、江西(10.8%)、四川(10.7%)、湖北(10.3%)、辽宁(10.0%)、广东(9.6%)、浙江(9.5%)、青海(9.5%)、宁夏(9.3%)、吉林(9.2%)和山西(9.2%)。

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用电量45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用电量1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

分省份看,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8%)的省份有17个,其中增速超过20%的省份有:西藏(24.1%)、广西(22.6%)和重庆(21.4%);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负的省份为上海(-8.5%)、陕西(-3.1%)、江苏(-0.4%)和黑龙江(-0.3%)

二、工业和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但增速均低于全社会用电量

1~7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264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3.8%。7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4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2%。

1~7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95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7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0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制造业日均用电量98.4亿千瓦时/天,分别比2017年同期和上月增加3.7亿千瓦时/天和减少1.3亿千瓦时/天。

2018年7月内燃机行业市场综述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销售月报》数据,2018年7月全国内燃机销量延续了6月的下降,市场表现较为平淡,1~7月整体表现较为稳定,与2017年同期比略有下降,基本符合预期。

总体概述:7月,内燃机销量410.02万台,环比下降5.46%,同比下降2.09%;功率完成19566.49万千瓦,环比下降6.68%,同比增长4.77%。

1~7月,内燃机销量3127.05万台,同比下降3.18%,功率完成152174.64万千瓦,同比增长4.15%。

分燃料类型情况:7月,在柴汽油大类中,与上月比,柴油机下降15.77%,汽油机下降4.35%,与2017年同期比,柴油机、汽油机均小幅下降,同比下降2.76%、2.02%。7月,柴油内燃机销售35.64万台,汽油内燃机374.34万台。

1~7月,柴油机销售323.76万台,同比下降1.19%,汽油机销售2803.12万台,同比下降3.40%。

分市场用途情况:7月,在主要内燃机分用途市场可比的口径中,与上月比,仅船用、园林机械用内燃机环比增长,分别为12.27%、5.20%;其余如乘用车、商用车用、工程机械用、农业机械用、发电机组用、摩托车用、小通机环比下降,分别为3.66%、16.71%、12.40%、4.16%、19.45%、4.84%、34.88%。与2017年同期比,乘用车用、商用车用、工程机械用及船机用同比增长,分别为6.07%、0.22%、2.94%、1.07%;农业机械用、发电机组用、园林机械用、摩托车用、小通机同比下降,分别为2.64%、23.03%、7.90%、6.53%、30.89。7月,乘用车用内燃机销售161.05万台,商用车用内燃机25.38万台,工程机械用内燃机5.46万台,农业机械用内燃机27.50万台,船用内燃机0.18万台,发电机组用内燃机12.75万台,园林机械用内燃机26.19万台,摩托车用内燃机149.41万台,通机用2.11万台。

1~7月,乘用车用、工程机械用、船用、发电机组用内燃机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2.62%、15.67%、3.85%、7.92%;商用车用、农用机械用、园林机械用、摩托车用、通机用内燃机同比下降,分别为6.01%、4.92%、5.06%、8.97%、17.69%。1~7月,乘用车用内燃机销量1216.85万台,商用车用内燃机221.17万台,工程机械用内燃机49.32万台,农机用内燃机222.83万台,船用内燃机1.54万台,发电机组用内燃机105.39万台,园林机械用内燃机200.05万台,摩托车用内燃机1088.67万台,通机用内燃机21.22万台。

主要品种按缸数分用途情况:

单缸柴油机主要是配套农业机械,农机需求对其影响很大。前6个月降幅较大。7月,单缸柴油机销售6.36万台,环比下降13.87%,同比下降8.30%;1~7月销量58.89万台,同比下降15.99%。排名靠前的五家企业为:常柴、智慧农业、三环、四方、金飞鱼;配套在农业机械领域销量6.14万台,环比下降13.60%,同比下降8.75%,1~7月销量56.77万台,同比下降17.07%。

多缸柴油机延续上半年回落趋势,累计销量增长率有所回落。7月,多缸柴油机共销售29.28万台,环比下降16.17%,同比下降1.46%;1~7月销量264.86万台,同比增长2.84%。分企业看,潍柴、玉柴、云内、全柴、锡柴等前十名销量占总销量的70.47%。销量靠前的企业中,潍柴、新柴、上柴、长城等销量同比涨幅较大,幅度在15%~37%。多缸柴油机用于商用车占比最大,达63.11%,7月,销量18.47万台,环比下降19.66%,同比下降4.81%;1~7月销量167.16万台,同比增长0.67%。其中潍柴、玉柴、江铃、福田康明斯、云内销量靠前。在各多缸企业纷纷争夺的客车市场中,玉柴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多缸汽油机销量和乘用车市场增长基本同步,销量同比正增长。7月,销售166.96万台,环比下降3.66%,同比增长6.46%,1~7月销量1262.10万台,同比增长1.14%。上通五菱、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动力总成等十家销量排在前列,其总体销量占行业销量半壁江山,达到了53.65%。上通五菱、一汽大众、吉利、东风日产、重庆长安、上海大众销量同比增幅较为明显,涨幅在11%~50%,其中上海大众(49.00%)、神龙汽车(48.54%)增长最为突出。多缸汽最主要配套在乘用车领域,占比达到95.60%,7月销售159.88万台,环比下降3.51%,同比增长6.07%;累计销量1206.54万台,累计同比增长2.51%。

我国小汽油机企业众多,规模小、散。在可比较的口径中,7月,小汽 油机企业销售65.80万台,环比下降6.18%,同比下降11.78%,1~7月销量527.87万台,同比下降0.11%。销量前五名企业为隆鑫、华盛、润通、中坚、农华智慧。在园林机械配套中销售,7月,销售26.19万台,环比增长5.20%,同比下降7.90%,1~7月销量200.05万台,同比下降5.06%;在农业机械中,7月销量18.32万台,环比下降2.31%,同比下降1.23%,1~7月销量137.70万台,同比增长2.49%。

上半年数据节节攀升工程机械未来三年将保持平稳增长据最新数据,7月份,纳入统计的24家主要挖掘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11100多台,同比增长45.28%,销量连续第三个月创下历史同月新高。

前7月,挖掘机累计销量超过13.1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约82700台,大幅增长58.65%,全年销量创下历史新高的可能性较上月进一步提升。

7月份,纳入统计的国内11家主要推土机生产企业共计销售各类型推土机约480台,同比增长38.8%。1~7月,推土机累计销量达到4950余台,同比增长36.89%。

2018年前7月,各品类工程机械销量数据都呈现节节攀升的局面,预计今年行业高速增长的形势已经确立。有研究机构分析,基于设备存量的更新、新增的设备需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三方面的六大利好因素,预计工程机械行业在未来三年内将保持平稳增长。

亚威: 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

网站编辑阅读(3363)

文|刘明星、王思杰、李建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 潘恩海

钣金冲压行业在中国欣欣向荣,全国各地都有相对集中的金属板材加工产业区。中国是全世界钣金冲压设备逐鹿的头号战场,此类展商在各大机床展的展示面积逐渐占到20%~25%,成为各大展会主办方争相招揽的对象。在这些群雄中,有一家企业稳扎稳打,脱颖而出,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对进口设备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并有望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巨头公司。这家企业,就是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7月底,我们MFC的记者在扬州江都区的亚威总部采访了潘恩海副总经理,听他向我们讲述亚威崛起的故事。

MFC:首先,请潘总简单介绍一下亚威股份的整体情况吧。

潘恩海: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6年,经过60年的发展壮大,已跃居国内中高端金属板材成形机床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2011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锻压机床第一股”。目前总资产24亿,净资产16亿元,占地面积40万㎡,在职员工1500多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有300多人,在全国有42个销售和服务网点。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30强”、“江苏省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亚威股份的业务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金属成形机床业务

主要产品包括数控转塔冲床、数控折弯机、数控剪板机等主机产品和钣金自动化柔性加工设备、卷板加工机械等自动化成套生产线。

2017年,该板块营业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12.65%,2018年上半年5.18亿元,同比增长10.01%,行业龙头地位持续稳固。

其中:主机产品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同比增长10.76%,2018年上半年4.25亿元,同比增长11.14%,数控转塔冲床、数控折弯机等产品销售规模和盈利水平在国内排名第一,竞争优势持续扩大,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2017年,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8.51%,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0.93亿,同比增加5.12%,面向钣金及通用机械装备行业的机器人折弯单元、柔性冲压单元,面向汽车行业的钢铝卷板落料线及数控飞摆剪切线,面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铝板精整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柔性化、智能化、定制化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2018年5月,亚威与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订单1.62亿元的汽车板智能化自动成套生产线订单。

第二板块:激光加工装备

亚威的激光加工装备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二维激光切割机、二维激光柔性切割单元、三维激光切割系统、激光焊接系统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

2017年,公司激光加工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48.88%,其中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公司的激光加工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65%,持续快速成长。

当前亚威已形成二维和三维并存,高中低功率齐备,切割、焊接、增材制造等领域全覆盖的激光加工装备产品体系,广泛应用于专业钣金加工、电力电气、电梯、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并已具备年产1000台套以上高品质激光加工设备与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能力,可以有效支撑激光业务未来成长。

随着公司对激光业务的不断投入,预计包括数控激光切管机,激光焊接/熔覆设备、激光表面改性/增材制造设备、精密激光加工设备等新兴的激光加工装备业务都将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公司正积极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将激光加工装备业务领域快速切入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等新兴行业。

第三板块: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亚威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工业管理软件、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设备自动化和产线智能化改造等。

2017年,公司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00万元,同比增长127.83%,保持加速发展态势,规模体量逐步放大。在加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业务基础上,通过积极投资布局补充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所必须的工业管理软件、智能决策与服务系统等业务板块。

亚威成功为精功集团、宝沃汽车等企业提供基于线性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的智能制造服务,为中航宝胜、大众动力总成等钣金、汽车行业多家知名客户提供钣金自动化车间、工厂信息化及物流自动化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2018年上半年,亚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手订单充足,6月份单月新签有效合同3,300万元,全年业绩有望在去年基础上继续放大。

线性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业务为中船重工、宝钢集团、中车集团等知名企业在船舶焊接、高档车用钢卷精密检测、机车涡轮叶片激光熔覆等不同领域实现了应用突破;工业管理软件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中的SaaS平台建设,针对钣金及机加工行业的MES、EAM等平台应用正在逐步推向市场。

MFC:大概最近十年的时间,我们MFC团队几乎每年都来亚威,有几点印象:一是你们的人员非常低调,危机感非常强,即使你们一直在高速增长,参会参加很多,但是从上到下,都是谈不足,甚过谈成绩,很少在会议上做宣讲,对产业上下游及同行的了解非常深入,以至于我们不做功课,不敢登门拜访;第二,就是你们的人员变化很快,和我们对接人,经常晋升,或者更换部门;一是你们的工厂的在装和待发的设备一直把车间塞得满满当当,似乎很少受到市场的波动剧烈影响。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对不对?

潘恩海:很多人都这么说过,我统一回应一下。危机感应该说亚威文化的一部分,亚威1956年建厂,从事农机行业,1976年才生产了第一台简易的折弯机,进入钣金行业,这是亚威发展史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当时的亚威只是一个地方性的国企,产品老化、技术薄弱、人浮于事的计划经济毛病都有,面临实力更强的上海同行的竞争,生存已经非常艰难。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南巡之后的几年,民营企业全面崛起,产品差不多,价格便宜一大截,交货期短,服务更好,亚威发展举步维艰。

穷则思变,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亚威的决策层做了两件事情奠定后来腾飞的基础:

第一事是股份制改革,国有股退出

改制后的亚威接手所有的债务和人员,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把技术、管理和工人的积极性全部激发出来;亚威核心团队的人才流失率在业内是非常低的,这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和产品质量,使得工匠精神成为可能。核心骨干员工持股到现在依然凝聚亚威核心骨干和吸引人才的根本机制,亚威面对管理层和员工不断推出股权激励,奖励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在历次股市低迷时,上上下下也不断从二级市场增持股票,显示了我们亚威人对自己企业的强大信心。

第二件事就是,走出去寻求技术合作,全面提升产品和技术水平

2000年左右的时候,当时的董事长吉素琴女士带领核心团队走访欧美日的同行寻求合作,这是亚威历史上的第二个关键点。从2001年开始,亚威陆续和日本、瑞士和意大利的顶尖专家和公司合作,成立了中日合资亚威日清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中瑞合资江苏亚威爱颇特锻压机床有限公司、中意合资江苏亚威赛力玛锻压机械有限公司、欧洲SMD机床公司。通过这些合作,外方通过少量的资金以及技术入股,分享中国市场的红利,而亚威也直接吸收和消化世界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获得了高于绝大数国内同行的起点,避免了同质化的竞争,并且从当时开始就在全球布局代理商和销售网点。

也正是因为和顶尖的企业合作,我们才一直清醒国际一流的水平是怎样的,才知道我们和国际巨头的差距在哪里。到今天,业内前两名龙头企业的销售额都是百亿人民以上的规模,利润率也比我们高,亚威体量和利润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个关键点就是2011年亚威成功在深圳上市

获得资本市场的助力之后,开始了新的发展,但也意味要公司时时承受短期和长期业绩的考验。

你说的第二个印象和第三个印象不全准确,其实作为局中人,我深知亚威的每一步都不容易:既有宏观经济和行业大势的挑战,又有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上市之后,随着巨额研发投入的开花结果,我们开始和国际巨头有越来越多的产品交集,拉低了进口设备价格,让国内钣金行业享受了大幅降价的红利,但是这个红利在短期内对亚威而言,可能是优质客户的丧失。

我们也很幸运享受了2009年之后中国四万亿的强刺激政策的红利,营收从2009年的营收3.76亿,利润总额4553万,到2010年,营收6.43亿,利润7058万,到2011年营收8.53亿,利润总额9522万元,营收和利润是20%到70%之间的高速增长,产销两旺,可以说供不应求。

然后到了2012年,宏观投资透支的后果显现了,行业急转直下,我们营收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53%和-17.33%,这可是上市后第二年,报表实在不好看。2013和2014年略有反弹,营收和利润增幅在3%~11%之间,但是2015年营收增长几乎停滞,经营性的利润更是增长了-21.71%。

现在回头看,那是全行业最难受的几年,因为需求整体不景气,过剩的产能在拼命地降价,所有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卷入价格的肉搏战,产品毛利率一降再降。同时也由于光纤激光切割机的不断普及,已经显著侵蚀亚威的主打产品数控砖塔冲床的业务。

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和信心,那就是行业的寒冬是在去除过剩产能,对亚威这样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而言,从长远看是利好的;另外作为上市公司,亚威比同行的非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资金来完成产业布局和新产品的研发,我们也确实是在这几年踏踏实实做了很多事。

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过去几年,亚威的工厂总是满满的呢?事实是,尽管营收增幅不像以前那么迅猛,但是市场份额比例在扩大,产品结构在优化,我们的产品线更加丰富了,服务的行业更加广泛,每种产品的规格选择增多,这些都冲抵了市场风险。2017年亚威的前五名的客户总销售占比不过6.32%,不单纯依赖于单个行业和某些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人员被不断地轮岗,在不同的产品线和不同的职能部门锻炼,使得我们从研发、制造、营销、财务和销售等环节有质的飞跃。

终于,在2016年市场回暖之后,营收从2015年的8.93亿同比暴增30.89%到11.7亿元,首次破了十亿元大关,归属上市公司的利润从7357万剧增58.75%到1.17亿元。

2017年营收14.39亿,营收破20亿应该在两年之内能完成。事实上,今年合同额今年就能破20亿,2018年上半年的合同额已经破了11亿。

这些都是我们在过去几年深耕市场,沉淀技术厚积薄发的成果,是客户对我们努力的认可,不然以目前的体量不能有这样高速的增速。

MFC:我们从展会上看到,亚威在激光和智能制造方面着力很大,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进展吗?

潘恩海:业内都知道亚威主业最初是生产冲、折、卷及落料等钣金设备的,但是现在这是我们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我们的业务已经涵盖钣金和冲压等诸多行业。光纤激光切割设备在中国兴起的时候,也是传统钣金设备的黄金时代,所以在光纤激光设备的投入上,我们稍显保守,慢了三年。

2011年上市后,亚威用募集的资金投入大约2.5个亿投入到数控转塔冲床技术改造项目、高速精密卷板校平剪切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大型数控板料折弯机技术改造项目,用超募的资金投入7000万进行研发中心升级,5620万元建设高速精密卷板校平剪切生产线技术改造二期项目、12540万元投资新建数控折弯机技术改造项。这些项目巩固了传统钣金设备的绝对优势。

2012年,我们开始派遣精兵强将,加大投入研发二维激光技术。同时我们从2013年开始,就不断在业内寻找合适的并购标的,在2014年并购成熟的三维激光技术公司,补回之前损失的时间差。这样通过内外兼修,我们就能提供成熟的二维和三维高中低功率的焊接、切割、熔覆等设备和技术,业务范围也渗透到了精细加工到厚板加工的所有领域。

从2015年开始,激光板块开始成为亚威新的增长点,营销占比逐年增加。这既得力于我们强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也得益于我们在传统的钣金设备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带来的协同效应。

目前大部分激光设备企业使用的发生器是同样的来源。国外的激光切割巨头多是做机床出身,加工手段先进,在激光切割机的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和重复精度方面有优势,对钣金工艺的理解深刻,这些优势亚威也是同样具有,这是我们有信心赶超市面上大部分的纯激光设备制造商。事实也的确如此,亚威激光投放市场,很快当年销售就破百台。亚威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钣金设备制造商,有大量忠诚的用户,他们习惯于亚威的服务和机器操作系统,激光切割机可以无缝和原有的冲剪折卷设备无缝连接。

但是仅仅是硬件的连通,依然是不够的。所以从2014年开始,我们工业机器人领域和德国的徕斯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亚威控股51%,到2017年公司的营收已经达到5600万元人民币,比2016年同比翻了一倍,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

2017年初,我们控股了昆山艾派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权,这是一家机械制造、汽车线束等行业提供企业信息化云应用、经营监控、生产管理和过程自动化的创新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有:企业信息化云与经营监控(SPM)、生产现场管理(MPS、MES、QMS)、物流执行(LMS、WMS、TMS)、流程驱动执行(PMS)等软件产品和信息化管理咨询服务。2017年的营收达到了723万,2018年上半年营收达到了319万,是2017年同期的12倍!

2017年,我们亚威产生新的领导班子,新上任的冷志斌董事长提出了“亚威智造2025”的未来规划,未来亚威将按照“金属成形机床、激光智能装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三大板块统筹业务发展,针对离散制造行业实施智能制造的难点,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设备、自动化产线、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MES/WMS/APS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服务业务”五大类智造产品及服务,在钣金加工、汽车零部件、电力电气、电梯、家电等重点行业为客户转型升级提供“硬件+软件+云计算+系统集成+咨询规划”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亚威目前的发展战略和国际钣金巨头的思路是一致的:除了内部巨额的研发,还坚持推动外延式拓展,合理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势,通过投资并购发展其他高端、智能装备类新兴业务,全球化、多品牌、跨领域发展。

最近两年的财报已经显示这些战略的成果,亚威能够为国内外的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增值服务,在国内外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2017年亚威的出口合同是2.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0%,出口比例在中国机床类其中名列前茅。亚威的产品100%数控化,拥有近300项专利技术,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国家的销售业绩增长尤其明显,将会越来越多在国际市场与国际同行直接竞争,这也是我们的战略、品牌、质量和经销商格局等合力的结果。我们坚信,和格力、美的、华为一样,亚威将成为中国出品的又一个全球性的知名品牌!

MFC:我们进入亚威工厂的时候,看到你们的智能工厂 的规划蓝图,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这方面的情况吗?

潘恩海:亚威的定位是成为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希望在亚威内部建成智能工厂,成为一个样板工厂,给国内用户和同行树立一个标杆,也能够通过后发优势超越国际同行。

亚威智能工厂是2017年度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的示范试点项目,投资总额达1.73亿元,核心目标是要实现高档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的智能化生产。

通过贯穿制造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仓储物流系统,覆盖整厂的MES生产管理可视化平台,全面提升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打造高精密、高效率、透明化、智能化的智能加工车间,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公司各类高端装备产品业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亚威通过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实现从设计、工艺、加工、质量各业务流程的横向集成,从上游供应商、中游工厂到下游客户的纵向集成,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端到端集成。

进一步提升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产业协同化的水平,形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产能供应、质量管理及成本控制的综合制造能力。

更重要的是,亚威以自身的智能工厂建设为依托,打造智能工厂整体方案的设计和规划能力,培养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集成和项目实施的高素质团队,形成行业领先的智造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为离散型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提供工厂示范及优质解决方案。这项工作已经启动,上半年已经投入了700多万的资金,我们将稳步推进智能工厂的建设。

MFC:最后请您谈谈对中国金属板材成形行业的看法?

潘恩海:这个题目很大,我负责销售工作多年,对市场第一线的用户反映还是非常了解的,简单谈几点体会:

第一是用户行业的消费升级,国内高端品牌和进口品牌的消费都在从中受益

在以往,很多客户因为几万甚至几千块的差价去选择不知名的品牌,现在这种局面在改变。之前我谈到,去行业产能的过程中,很多钣金设备企业销声匿迹,后续的服务没有保障,这样的风险已经持续爆发了几年。最近几年租金、人员工资上涨,行业对自动化的设备需要是一直是上升的,同时由于制造业的一线工作岗位依然很辛苦,对新生代有知识的员工的吸引力很小,必须要用设备和软件的提升,来减少对人的依赖。

第二是企业要更密切关注技术和政策变化,积极应对

电动车的盛行,直接导致燃油车发动机相关的行业,比如锻造、铸造、机加工面临萎缩。高强钢、铝板成形的盛行,带动了三维激光切割和焊接的发展。环保的严格,一方面增加了钣金企业的成本,也促进了新材料的应用。虽然激光切割机替代了一部分转塔冲床的需求,但是生产效率冲床还是有巨大优势,很多用户通过对冲压模具的深度学习,把冲床的效率和复合加工的潜力开发出来了。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前提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谨慎投资,挖潜改造和投资信得过的品牌都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第三是将来智能化是所有行业的大势所趋

目前发展迅速的基建、汽车、电力、轨道交通、幕墙等行业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表面处理、可回溯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冲压钣金企业所有的软硬件都应该为信息化和智能化留出接入接口,并要为之储备人才,才能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稳定提升,综合成本显著下降,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竞争局面。亚威股份愿意和客户一起应对这些挑战。

最后,非常感谢MFC对亚威进行深度报道,我们也希望作为行业新媒体能给对国内的制造业企业更多的关注和宣传。

领创激光:服务客户 赋能未来

网站编辑阅读(3727)

宋维建,毕业后一直在数控钣金加工设备这个细分行业内工作。见证了国内第一台激 光切割机的诞生,主持和参与研发第一台大型平板焊接机、第一台激光冲孔复合机, 主管多系列高功率切割装备的研制工作;伴随着中国激光,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 优到精,见证了中国激光装备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二十几年过后的 2011 年,领创创始团队来到江苏省昆山市,组建了苏州领创激光科 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创激光”)。经历过专业研习、工程实践、企业高管以及 再创业的他,与团队一起转战,在不断挖掘员工潜力与客户需求中,持续提升企业实 力并牢牢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在江苏省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带领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成为闪耀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一颗新星。 今日,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记者有幸莅临领创激光,采访了苏州领智迅创智 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维建先生,与大家一起分享领创的“里程”和“见解”。

MFC: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领创的发展历程?

宋维建:领创激光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是国家级高 新技术开发区首批重点引进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专注于大 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包括大功率激 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和多功能激光加工设备,为客户提供 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激光加工系统解决方案。

为更好地服务北方市场,公司于2015年1月19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成立了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采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经营策略,因地制宜,开启领创“大 北方市场”新格局。

2018年6月15日,国际知名的钣金设备提供商Prima Power中国子公司——普玛宝钣金设备(苏州)有限公司入股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 公司亦获得了多家资本证券公司的青睐,进行了股权和资产 的优化,实现了我们初创公司时的梦想。

与此同时,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100% 控股的苏州领智迅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苏州领创激光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创贸易”)成立,标志着领创的产品实现了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以及激光智能装备的覆盖。

目前领创的产品已服务于电力制造、汽车制造业、轨道 交通、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电梯制造、塑料及橡胶机械、 粮食与食品机械、制药机械、航天航空及军工、石油机械、 金属结构及专业化钣金加工等行业,销售区域覆盖全国,并 向海外拓展,产品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

MFC:请您介绍一下领创的市场规模?

宋维建:目前领创品牌旗下有四家企业,有专门的生产制造 公司——领智迅创,有专门的销售公司——领创贸易。截止到2018年6月底,领创的销售额已经突破3亿元,预计全年达到6亿元。

领创从产品的类型来看,二维平面的激光设备占 80%, 我们的设备台面从3~30m;功率以6kW以上为主,我们的定位是做一些高端设备,超高功率、超大幅面、高速高精度是我们的优势。

现在的市场变化越来越快,未来几年将更是如此。切割机单机市场在未来的两年以内将日趋萎缩,这个市场将是一片红海,正如2017年最火的共享模式在年末还没到来的时候 轰然倒下,原因就是一窝峰式经济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你 不灭掉别人,就等着别人来灭你”。

行业的趋势决定公司的战略,激光加工装备行业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多功能一体化及互联性的方向发展。决定2018年乃至未来三年公司的发展战略,一是持续调整产品结构;二是常规产品标准化通用化,降本增效;三是不断创新客户服务模式,为客户创造价值。

MFC:与普玛宝合资,对于领创品牌的意义有哪些?

宋维建:领创与普玛宝的合作,从技术方面对领创来讲是一 个“质”和“智”的提升。普玛宝在整个行业可以提供最先进最全套的钣金加工装备,而领创只能提供激光设备,普玛宝在“质”方面全球领先,获得了全球客户的认可。普玛宝在“智”方面,完全可以提供一揽子的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 而这些恰恰是领创所缺少的。

领创深耕国内良久,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市场占有率和口碑,比普玛宝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更高,服务更加及时,这些都是普玛宝需要的,我们双方补短取长,共同发展。

要与普玛宝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领创激光吸收了普玛宝在自动化、三维方面的先进技术之后,将发展成为全国激 光行业智能化的代表,这不仅对领创激光的发展有着至关重 要的推动作用,更会在极大程度上带动我国甚至是世界激光 产业的进步升级。

这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商业合作,中国和意大利的激 光行业翘楚的战略联盟,其产生的威力已经远远不是 1+1>2 所能描述,而是一种激光聚变,未来将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

合资后,期望领创激光在未来的 3~5年内将会发展成 为行业内激光自动化,智能化的标志性企业。

MFC:领创在激光加工领域也算是引导者,客户主要集中在 哪几个行业,未来会不会围绕一些新兴行业来发展,围绕哪些新的行业,或者还是专注以前的一些行业来发展?

宋维建: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当然是做以前的老客户、 老行业比较顺手一些,水到渠成,但是激光加工设备本身就是最基础的制造设备,它的应用行业其实非常广泛,像民用灯具、橱柜,过去激光很少应用在这方面的,可能冲剪比较多, 但是由于激光应用的成本下降,加上消费升级导致的高端厨具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激光的应用在这个行业遍地开花。

另外,我国的战略性支撑行业——汽车、船舶、轨道交通、 工程机械、航空航天,也在大量采用新的工艺,激光由于成形好、断面质量高,随着加工成本持续降低将越来越受到欢迎。

由于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于一 些加工工作站来说,加工量越来越大,它可能买一台甚至十台、 几十台为其他行业服务,很多主机厂不再单独大量购买设备。 比如三一重工、徐工、临工等,它们这种企业购买几台设备 主要为了研发以及补充使用,其他的都是委外加工,一方面 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另外一方面增强抗风险能力。

中国的主机产业已经到了竞争非常激烈的阶段,行业形 势瞬息万变,唯有做好主业,与社会其他产业融合,才能降低风险。

MFC:领创在激光焊接、激光热处理方面也有自己的产品, 领创准备如何推广这些应有的?

宋维建:激光应用的扩展与开拓方面,领创一直在研究。目前我们在这个行业主要重视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在汽车的一个不等厚板和等厚板的加工方面,领创拥有一定的占有率。国外由于汽车轻量化的需求,这种需求非常大,领创在这一方面也是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目前我们已经给很多客户提供了这套装备,而且在这一方面也做了很多生产线, 从下料开始到焊接完成出成品。目前领创已经可以提供不等厚板切割、分拣、焊接成套设备,这种设备在国内很少见到, 在国外只有舒勒、APT 等企业有类似的生产线。

其次,在食品、化工、医疗行业的大型换热器焊接,市场规模很大,领创在这一方面也深耕了良久,提供了优质的加工设备。这种大型换热器的焊接采用激光焊,欧洲应用的 比较多,国内主要利用传统的焊条人工焊接,现在用激光焊, 效率可以提高很多。领创目前能够提供 2~20m 的一个大型板材的平板焊接,拥有很多案例。

另外,领创和苏州大学建立了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推动 激光在增材制造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MFC:您认为我国目前的板材加工装备都处在何等的水平,能给客户解决哪些重要的问题,同时您认为中国板材工业的前景,将会如何发展?

宋维建:在板材加工领域,不管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大家的一个流行语就是“跟跑→并跑→领跑”,我们和国外设备和技术水平比,现在处于跟跑和并跑之间。我觉得我们整个 钣金加工设备行业应该是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现 在的阶段一直在提升。国外的很多装备,考虑的很细致,各 种安全装置我们还需加强。国内客户和设备商认为,加上安 全光幕、安全联锁,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其实这种装置是必 须的,当然这个和很多传感器、安全光幕要配套使用,肯定会增加成本。

总体来说,我们还是落后于欧美日,自动化、信息化、 智能化方面尤其突出,在安全性、定制化服务方面我们也与 国外有着差距。

我们国家的设备主要解决客户能用的问题,在用得好、 高效利用上还得努力。

另外,装备的应用要解决工艺的问题,国内外差距在这一方面比较大。我觉得这一块我们系统方面差距还是很大的,不管是激光、冲剪折,还是焊接及成形设备,就是对工艺性研究还是不够,加上我们的用户的研究也不足,双向导致了目前的现状。所以我们整个行业都需要提升。

MFC:您觉得现在激光切割机市场怎么样?

宋维建:近几年,切管机市场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领创公 司早在 2011 年就开始研发生产激光切管机,LEADαt3015 型在石油筛管和弹夹管领域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于 2013 年重点转向 LEADt6520 型激光切割装备的研制,该机 可满足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的圆管、方管、矩形管、 椭圆管等型材的切断、开孔、轮廓切割、坡口切割,并配备全自动上下料装置,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体育器材、石油化工、农机、家具、建筑、建筑机械、食品、五金装饰、 灯具、广告等行业,是一款高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性价 比的专用切管设备。

MFC:与普玛宝合作,会给领创带来那些产品的变化?

宋维建:产品方面,领创与普玛宝的合作,可以带来三个变化:

⑴领创可以为普玛宝激光切割设备进行自动化配套,从 而全面提升普玛宝产线的竞争力。

⑵领创可以通过普玛宝的平台实现产品线的齐全,更有 利于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我们双方计划将普玛宝 的全电伺服折弯机、冲剪复合机和折弯单元进行国产化,这 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与其他国内设备商进行差异 化竞争。

⑶激光方面,我们双方都在弥补对方的市场缺失——普 瑞玛公司在钣金加工领域具有全系列产品线,尤其在自动化、 智能化产线方面具有广泛的高端客户群和美誉度,领创公司 则用于很好的国内市场基础和成本优势;它有海外市场,我有中国市场。我们计划在 2018 年上海工博会上推出一个嫁接欧洲先进技术全新的合资机型,进行国内外的销售。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才竞争和技术创新尤其重要。

借助外部高端品牌的力量,快速实现产品质的飞跃,做强做 大领创品牌。

MFC:领创对于海外市场有什么想法?

宋维建:领创现在对国外的市场是非常重视的。 首先,公司成立了海外事业部,在人才上也有了一些保障。

这些年我们主要通过海外代理,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服务。 另外,我们目前开发的比较好的市场是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的市场,包括“金砖五国”和“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比 如巴西、俄罗斯。

通过和普玛宝合资,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在欧洲的销售渠 道,进行一些联合的销售,这方面我们和普玛宝的销售的团 队也做了一些交流和沟通,形成了一些联合销售的策略。在 目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还是要走出去。为了使产品更 好地适应国外的市场,我们在国外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聘请了一些国外的工程师和销售人员,到我们这边来工作,然后 他提出了国外是需求是怎样的,操作理念和习惯是怎样的, 然后我们就按照国外的这种习惯,推出相应的机型,目前我 们就推出了适合欧洲市场的产品,我们就把工作台放在前边, 实现了工作台和操作台是在一起的,这样的设备,欧洲人会 感觉到更方便,操作人员更安全性。

MFC:从行业层面上来讲,就是未来几年的钣金智能化会如何发展?同时你认为什么样的行业环境才是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行业环境?

宋维建:国内钣金行业的产品发展,现在基本上是从单机到 单元,然后产线,再到更高智能化装备。未来数字化的工厂,完全靠互联网完成下料、车间信息化管理、产品直接下单派单, 这肯定是我们钣金从业者最终的追求。目前很多厂家可以实现柔性生产,随着计算机互联这一块技术不断成熟,未来可 能五到十年,在中国肯定会出现一些智能化工厂。不一定是终极目标,但是能够看得见的这样一个智能化的智慧工厂。

近年来,得益于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激光加工装备行业得到跨越式发展,致使大量的非专业公司投身进来,其中大部分以低成本为导向,技术水平低,服务能力差,总体来说目前的行业环境处于一个无序竞争态势,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行业的过渡阶段,只有无序才能提炼出经典的有序,实现良性发展。领创公司处在前沿的企业,我们脚踏实地做好产品,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十二家冲压相关上市的经营模式及业绩分析

网站编辑阅读(4398)

文 | 刘明星、李建、王思杰、王蕾

本文涉及的12家企业其中10家是冲压件及冲压模具生产商,或者说以金属冲压为主业,另外2家是冲压设备生产商。MFC对这12家企业2017年的年报,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的季报,进行简单统计,来看看我们的冲压行业的实际情况。这些公司是业内的一流公司,他们的规模、技术、客户消费能力、营收盈利状况等应该是业内最佳的,业内整体 情况在他们平均水平之下。

冲压上市公司就近服务客户:汽 车主机厂和顶尖功能模块供应商 汽车车身上的冲压件大体上分为覆盖件、白车身总成件、加强梁/加强板/支撑架类和其他冲压件。一般而言,其 中的 20 多个覆盖件和30~40个关键 的梁柱结构件由汽车主机厂自己生产, 保证美观度和安全性,其他的一律外购, 这其中相当部分由上述上市公司提供。

另外,汽车主机厂从一级或者二级顶尖供应商购买功能模块进行总装,例如从博世、麦格纳、伟世通、德尔福、 电装、大陆、现代摩比斯、佛吉亚、安 道拓、博泽、李尔、华域汽车、海斯坦普、本特勒、中信戴卡、米其林等顶级供应 商,购买汽车空调设备、供热系统、电 子自动化和电子控制产品、燃油管理系 统、散热器、火花塞、组合仪表、过滤器、 座椅、动力总成、排气总成、车身、底盘、 外饰、主动驾驶辅助、镜像、闭锁及车顶系统、轮毂和轮胎等。

这 12 家冲压上市公司也向这些一 级或者二级供应商提供各种冲压件,由后者集成,再销售给汽车主机厂。

整车厂商对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十分严格,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认证才能进入整车厂家的配套体 系,但一旦成为整车厂商的合格配套供应商,通常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基本每 家冲压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相对固定的 整车和供应商客户,同时通过招投标等 方式去开发新的客户,经过多轮报价最 终获取主机厂销售订单,依次通过约定 意向书、模具开发合同、销售订单合同等与客户达成一致,再根据订单情况安 排打产计划。

这些冲压件企业基本都要在所服务的整车厂周边布局,建立生产基地,能够为用户提供及时、现场的服务,并将新品的开发需求和各种问题反馈及时传达给公司,实现协同发展。

12家公司的主营业务简介

营业收入 2016 年 ~2017 年变化对比

从收入看,有 3 家企业的收入是负 增长,2017 年成飞集成押宝的锂电池 业务不及预期,大客户奇瑞汽车发展不 顺拖累了模具业务;从天汽模年报看, 从事传统模具行业的周期长,利润不佳, 回款慢;其中9家是正增长,其中8家实现了12.25%~37.91%之间的两位数高增长,显示了汽车行业依然是带动制造业的发动机。凡是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业务,都享受了过去几年的高增长, 也受到了2017年底补贴政策收缩和趋严的影响。

这些公司业绩也和配套的主机厂业绩密切相关,韩系汽车在华业务受中韩关系影响,出现巨幅下滑,同时给供应商的降价压力也高于同行,给一汽、奇瑞等主机厂配套的也有类似经历,因为后者的销售业绩和售价不佳而备受压力;而上述增加快的企业多是给欧日企业配套,享受了这些合资品牌畅销车型的红利。对于业务过分依赖于前五名大客户的企业而言,一旦客户的业绩下滑、每年压价压力加大、支付方式如承兑汇票比例增高,都会立竿见影影响这些公司的业绩、现金流和利润,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2018 年第一季度,中美贸易战尚未开打,各项经济数据出现全面回暖态势。大部分公司的收入呈现增长态势, 只有两家企业的增长是负数。从几家并购外资企业的上市公司年报看,并购的海外业务风险较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2017~2018 第一季度同期营业收入对比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016 ~ 2017 年对比

备注:这是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净利润扣除了少数股东损益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这是一个更能真实反映企业主 营业务经营状况的参考指标,用来判断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经营业务带给上市公司股东的收益。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017 ~ 2018 年第一季度同期对比

这些上市公司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17年同比有6家大幅下降,有6家大幅上升;2018年第一季度同比有4家企业利率暴跌,跌幅 -23% 到 -522.6%, 有2家微增(4.80% 和 7.27%),6家大增(17.69% ~ 229.27%)。注重研发、技术含量高、成本控制好、专注主业的公司基本而言,都能在收入和 利润率保持很好的增幅。虽说汽车零部 件的供应商相对稳定,但是主机厂还是 不断把一些零部件放出来投标,这些变 数会逐渐打破原有的供应商格局。喜欢 通过并购与主业不相关的企业,短期内 或许改善了报表,从长期看都对主业造 成伤害,因为企业负责人的重心和焦点 不在主业,而是热衷于资本运作,以及 从中获得巨大远超实业回报的利润,但 是这种利润是不稳定,而且常常是富了方丈穷了庙。

常青股份的特色是生产冲压与焊 接总成件,有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这 使得它比单独生产冲压件的企业更具竞 争力,除了战略伙伴江淮汽车之外,陆 续进入福田戴姆勒汽车、奇瑞汽车、陕 西重汽、东风商用车、北汽集团等厂商 的供应商配套体系,并正在拓展上汽集 团等国内大型汽车集团的乘用车配套业 务。

成飞集成业绩和利润下滑原因: 一是由于公司锂电池业务新建产线在 2017 年下半年陆续转固,固定摊销大 幅增加,而受新的市场补贴政策影响, 2018 年一季度锂电池业务订单未能实现大幅增长,致使产品单位成本增加, 加之售价下跌,使得锂电池产品毛利率 同比下降。二是车身零部件业务受整车 厂一季度销量下降影响,订单和收入比 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一些模具项目 因为客户的原因停止实施。

合锻智能 2017 年继续受宏观经济 影响,原材料上涨,金属成形机床行业 内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持续走低, 对行业盈利水平构成不利影响。 公司营 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色选机业务: 色选机业务营业收入为 34011.38 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 29.10%;而液压机、 机压机业务营业收入为 38916.72 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 2.05%。公司净利润下 滑主要因液压机、机压机业务所致:液 压机、机压机业务净利润为 -1190.7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33.66 万元;色选机业务净利润为 5488.0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685.35 万元。

华达科技掌握了乘用车冲压零部 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并且在传统 冲压件零部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 创新性开发,拥有了高精度、高强度的 自动化冲压模具设计、级进模设计、高 强钢与超高强钢的热冲压模具与工艺研 究、螺母板成形模具与工艺优化等一大 批自主研发的模具核心技术。营业收入 增长原因: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拓展新客 户、加大新产品研发、增加自动化生产 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促进了公司 主营业务稳步增长。

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主要原材料 钢材涨价,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公司利润同比下降。

华域汽车在深耕国内汽车配套市场 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核心业 务的国际化发展,逐步建立在相关业务 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如公司所属 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在全球汽车 内饰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领先,主要生 产基地分布中国、北美、欧洲、南非、 东南亚等区域,主要覆盖奔驰、宝马、 福特、大众、通用等全球整车企业。此外, 公司轻量化铸铝、油箱系统及汽车电子 等部分优势业务和产品也已进入欧、美、 韩、澳及东南亚等地区市场。 华域汽 车是中国仅有能够进去世界汽车零部件 100 强的五家企业的头一号,通过合资 和并购了大量的优质零部件企业,在汽 车产业链里的议价能力较强。

凌云股份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补贴 政策的持续退坡和限购城市对销量的控 制,以及“双积分”政策延期至2019年实施等因素,不利于新能源车企规划 的落实,并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毛利降幅较大,主要原因为产 品价格年降力度较大,北京现代产品降 比在5% ~15% 之间。公司业务处于 行业链条的中游地段,上游受制于材料 厂商,下游受制于整车厂商,成品降价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使得毛利水平被摊薄。

宁波华翔通过海外兼并、国内布局 的方式迅速获得了主机厂的新订单,为 企业注入更强的盈利增长点,实现了海内外横向扩张。自2012年实施并购以来,公司实现业务上的转型升级,获得了宝马、奔驰、福特、通用、沃尔沃、 捷豹路虎等高端客户资源。前五名大客 户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宝马、一汽丰田、 北京奔驰总销售额 5172146577.03 元, 占总销售额的 34.93%。

2017 年主要盈利指标与上年相 比,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

1、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国内汽车行业销量增速仅为 3.04%, 得益于良好的客户结构及多年坚持精益 化生产,宁波华翔 2017 年国内业务实现了双位数 18.4% 的增长。 2、海外业务扭亏工作成效不明显,美国 Trim 由于主要项目的 EOP(生命 周期结束)而由盈转亏,罗马来亚新项 目处于投入期,使得德国华翔亏损数高 于预期。

宁波精达积累了长期稳定的客户 资源,尤其在空调领域,覆盖了绝大多 数知名品牌。公司微通道换热器装备产 品客户包括世界主要的汽车换热器供应 商。2017 年申请并受理专利 28 件,其 中发明专利受理 10 件、实用新型专利受理 18 件。2017 年获批准的专利 19件,其中发明专利 4 件,实用新型专利15 件。宁波精达一直专注主业,专注研 发,曾经有一两年时间的低迷期,但是 最近两年陆续进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收获期。

公司在空调换热器装备市场发展 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5583.63 万元,同比增长 35.01%, 汽车换热器装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6148.28 万元,同比上升 26.50%, 定转子高速压力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14.77 万元,同比上升 79.42%,公 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天汽模 2017 年,公司已达终验收 状态的模具项目较少、部分模具项目毛 利率较低,模具业务利润下滑明显;同 时,车身冲压件业务受主机厂销量下滑 影响,利润未达预期。另外,受主机厂 销量下滑影响,投资收益下降明显。公 司 2017 年承接模具订单创历史新高,累计签订订单 16.02 亿元。2018 年公 司在手模具订单充足,订单质量较之前 有所提升,随着订单的不断完成,公司 毛利和盈利状况有望得到较好改善和提 升。受订单月度不均衡、模具产品单件 定制化特征及销售收入确认原则的影响 可能出现月度或季度不均衡的特征;冲 压业务板块受主机厂销量变化的影响存 在一定的波动。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强劲,为汽 车模具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报 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中来自于新能源 汽车厂家的订单持续上升,新能源汽车 的主要客户也在不断增多。报告期内, 在原有新能源汽车客户基础上(例如: 特斯拉、国能汽车、蔚来汽车、合众汽车、 新大洋等)新增了北汽新能源、智车优 行、威马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客户。

威塘工业从事的中高端汽车冲压 模具生产制造企业相对较少,目前公司 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在金属材料如强度板、双向板、超高强度板、焊接钢板、不等料厚钢板,铝镁合金板, 铝板等新兴材料领域率先创新,成功对1000兆帕的材料进行冷冲压成形,并 成功应用于公司模具产品中。

公司使用仿真手段对冲压件的回 弹变形进行准确预测,进而获得模具型 面的回弹补偿量,有效控制了模具型面的回弹,满足了具有复杂曲面、且精度 要求高的冲压件的生产要求,实现型 面偏差 0.015mm 以内的关键技术指 标,模具产出的产品加工精度能确保在±0.01mm 范围以内。 公司和麦格纳集团、博泽集团、李尔公司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 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用公司研 发、设计的模具所制造的冲压件,最终 配套应用于保时捷、特斯拉、奔驰、宝 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通用、福 特、克莱斯勒、本田等全球知名汽车集 团旗下的众多车型。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274415946.98  元,占比  63.61%。

2017 年公司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42 项,研发人员达到 57 人,占公司 总人数的 6.65%,本年度公司的研发整 体投入 1262.34 万元,占本年度收入的 2.89%。威塘工业上市不久,股票解禁 的比例较低,管理层还处于专注主业的 奋发阶段。

新朋股份在 2017 年度,着重进行焊接自动化的升级改造、生产流程改造、 生产线布局等系列联动提升,加快生产工艺由手工线转换成自动化生产,开展 部分生产线的手动线改自动线项目,逐 步提升公司自动化率,走向智能制造, 汽车零部件生产线自动化率已经达到 55% 左右。2017 年度,公司研发项目总数约为 35 个,其中完成结题项目13个。

新朋股份的 2017 年收入、成本构成

新朋股份的成本构成

中航机电的收入占比情况

近年来,家电行业和通讯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相关金属零部件配套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尤其是家电行业产品,在新材料的替代的作用下,金属制品使用量正逐渐减少。由于受市场的影响,两 个募投项目的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影 响了报告期内预期效益的实现。前五名 客户销售额 3562282741.64,占总销售额的 90.22%。

中航机电面临的环境一是航空机电产品种类多,技术发展迅速;二是随着 军民融合政策的实施,行业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原军工行业相对封闭的格局将被打破,面临来自其他军工集团和民 企的挑战。非航空产业:在经济增速放 缓的局面下,国内需求不足和产能明显过剩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改观。

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面临新进入者的竞争压力,也面临着原有汽车座椅制造厂商一体化的竞争压力。制冷产业 方面,部分终端客户开始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条,自行研制、生产空调压缩机。

空客预测,从2012年到2031年, 全球市场对新增客机和货机的需求量将达到28200架,总价值近4万亿美元;波音预测,未来20年全球新飞机需求量为39620架,全球新飞机市场价值5.9万亿美元,中国新飞机需求量为6810架。特别是“十三五”期间随着大型客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的蓬勃发展,民用航空市场潜力巨大。

小结

贸易壁垒和汇率风险影响出口企业的业务,也影响他们在海外的已经并购和即将并购的业务。在2018年7月,人民币大幅贬值,增加了进口的成本,而且目前这些公司签订的外贸合同多以外币定价,所以贬值可能增加了毛利。

出口企业的利润一大部分来自于出口退税优惠,现在美国对越来越多产品征收关税,人民币贬值的效果被冲抵, 出口业务在第二季度已经开始下滑。

受宏观经济、消费环境和行业 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汽车市场销 量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零部件的配套 量会随着汽车市场产销量变化而产生波 动,比如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减弱,双 积分要求新能源车的比例增加。整车厂 之间竞争激烈,降价成为几乎所有车型 的竞争手段,这些成本都是要转移到层 层零部件供应商来消化。 汽车制造商平 均每年要求供应商降价2%~3%。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要求采购成本每年降低5%,有一些制造商要求降低10%。

从2016年以来,钢铁去产能 的压力加大,钢铁、能源、塑料、化工 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大,涨幅显著、人工 成本上升、投资折旧增加等因素,使得零部件企业整体面临配套价格下降、制造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2018 年上半年,以钢铁为主的材料和能源企业利润大增,侵蚀下游几乎所有制造业利润的现象尤为明显。大部分企业只能以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水平,压缩开支以降低成本,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运用期货等金融手段对冲材料波动的风险。

国际整车企业全球化平台研发和采购趋势,对国内零部件企业全球配套供货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中国的汽车主机厂正在全局布局,国内的配套商也要随之跟着走出去投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零部件企业加快拓展国际业务可能面临国际运营、技术壁垒、贸易保护、文化冲突等海外投资风险,还有很多学费要交,还 有很多弯路要走。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变革趋势的日益显现,将带给零部件企业未来发展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自动化、信息化、 数字化改革,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也要密切关注,要和主机厂的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系统要无缝链接,并且让客户对自己的生产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追溯。

目前汽车的全球100家零部件供应商中,中国的上榜企业只有5家,大部分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都是欧美日的巨头,要切入利润丰厚的总成零部件领域,改善在产业链的地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中国企业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如何成功导入与活用 ERP 系统

网站编辑阅读(4157)

文 | 桑原喜代和

世界上有许多企业导入ERP系统, 在中国导入ERP系统的公司也不少。 在日本刚好碰上千禧虫危机的话题,也是第一次的导入高点,特别以SAP为代表,许多ERP系统由于广为人知而出现导入风潮。我的公司也曾检讨ERP系统的导入,由于认为千禧虫危机会产 生很大的风险,因此直到解决千禧虫问题之后,才开始导入ERP系统。那时候,笔者身为计划负责人开始导入ERP系统,两年后才开始真正去使用。此外,由于笔者也参与过北京合资企业的计划,因此也有导入中国ERP系统的经验。

ERP系统从大企业到小公司,导入的范围非常广泛,另一方面,时常听到有超过60%以上的机率会导入失败, 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此外,实际上从下游的成本管理和会计功能的运用为中 心,以ERP系统的特长来说,有许多事例是从上游的 MPS/MRP的计划来带动一连串的功能。我们可以从日本和北京的事例来看,导入、运用ERP 系统的经验与中国企业的现状相比较,试着去思考若是要成功导入与活用,必须要怎么做会比较好?

导入ERP系统失败的问题点

一般来说,导入ERP系统失败的 原因区分为导入前后与导入途中各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在导入前如果无法让整个公司了解执行目的,很容易因为现状而出现半途而废的状况,即使有一部份能确实执行,也无法让整体获得最佳化。 另外,目标与导入效果没有定量化的话, 不只是经营高层,也无法获得员工的支 持,很容易出现中断的情况,无法提升导入后的效果。事前将目的与目标效果定量化,明确订定出成本效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选择ERP软体套件时,若是没有将功能需求与执行方法加以明确化,在导入途中容易遇到停滞,运行后也会出现很多不满的声浪。使用者对于软体的使用要求必须加以明确化。另外,功能 需求与软体功能的磨合度不足时,在导入途中出现产生误差的状况,费用与排程时间会因此而大幅增加。因此在选择阶段时,必须确实地进行磨合,才能在短期内顺利使用软件。

在导入时,现状的业务分析与需求的选择取舍,若是没有与之后的执行方法深入检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分析现状、找出达成目标的要件,事前的准备相当重要,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软件功能与适性与差异分析。这时候, 即使设定太高的目标,也无法立刻实现。 因此一开始不要贪多,设定出达成目标的步骤,一步步确实地向上提升,最终将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导入ERP系统后,若是无法摆脱目前业务运作与管理方式,不仅无法顺利进行ERP的导入,也会背离标准功能、使增加改造与维护成本剧增,无法提升效果。近来软件本身的完成度很高, 必须要努力使其符合标准功能。另外, 若是没有了解软体功能、决定好运用方式,无法实现的项目也会变多,难以发挥导入效果。在开始运用的阶段,我们必须抱持着自己也是参与计划一份子的心情,让现场人员制作出代表最终成果的操作指南,就会距离成功更接近。

在以上各个阶段,若是无法发展出 一套同时推动经营高层与现场人员的体 制,无论花多久时间都无法实际运作, 并浪费许多时间。另外,实际运作后没有提升士气,发生操作上的失误,管理 水平没有提升,都无法产生导入效果。 ERP系统的导入不只是信息系统,也必须要改革组织与业务。为此经营高层要拥有领导能力,让全体人员抱持共通的目标,以整个公司都能参与在其中为最重要的前提。导入ERP系统之后, 若是没有出现成效,必须要回溯到刚导入的各阶段,找出失败的原因加以应对, 才能将停滞的状态加以突破。

ERP 系统的成功要素

在1960年代提倡MRP的奥利弗·怀特(OliverW.Wight)定义出“MRP 成功的六个要件”,由于ERP的核心是MPS与MRP,以下将ERP需要的六个要件介绍给大家。

适当的标准值

在各个相关部门当中,设定各个零 件的批量尺寸、安排方式、前置期、安全库存的标准值与加工、组装的标准顺序,登录在 ITEM(零件标准)或 SR(工序标准)当中,而整顿 ITEM、SR 与 BOM 这三个主要标准就是以 MPS/ MRP 作为前提。

正确的零件表

在 MPS/MRP 当中,BOM 是以 零件表为基础,安排全部的单元零件与产品。为了正确安排这些内容,要以BOM的精确度为前提,要求100% 的精确度。只靠设计部门的努力非常困难, 必须要靠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反馈才能达到目标。

库存高精确度

一般来说,为了让 MPS/MRP 成 功必须要达到 99.9% 的库存精确度, 库存资料不只是仓库的库存,也包含了 已安排完成准备入库的零件。提升精确 度时,不只是需要进行盘点,在进行出 入库作业时也要随时确认现有的数量。

毫不迟缓的实绩报告

现场目前是什么情况,即使没有人 员随时走动确认,让现有的情况立即可视化反应出来非常重要,必须能够及时反应实际情况、正确收集信息的体系。使用 POP(Point Of Product、生产时点情报)实绩收集系统,能够获得成效。

实际使用者的理解与协助

所有部门共同协力才能完成一套系统,如果其中有部门偷工减料的话,会使所有的努力瞬间白费。因此不只是自身的部门,必须要让所有部门能够了解大家要为同样的事情一起努力。透过在现场制作使用手册,能让使用者更有愿意参加与投入。

经营高层的强力后援

为了能让系统成功运作,要使经营高层明确地支持为前提。若是高层漠不关心会影响到整个公司,大家对于操作使用不再产生紧张感,正确度无法维持下去,对于系统的信赖感也会逐渐消失。

今年春天,我访问了在10年前导入ERP系统的北京合资企业,并询问运作情况。现在虽然仍在继续使用该系统,但是已经失去了当初刚完成时的期待情况,同使也产生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主要标准与库存精确度没有提升,此外,由于经营高层与现场使用者的使用意识低迷,对于系统有许多不满,因此无法有效地加以活用。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定期会去北京访问,协助他们重新进行系统导入、并检讨运作方式。

善用ERP系统企业的特长

十几年前,我在过去主导ERP系统导入的公司中,从上游到下游整体的功能顺利运行,使ERP系统成效扩及整个企业,这家公司在运用ERP系统上有三个特长,在下面做出说明。

第一个是完全转移到ERP系统

在转移时一开始虽然会和过去主要的系统同时运作,但是随着系统的切换,会将旧系统完全撤除,一旦让旧系统继续存在,大家已习惯过去的操作方式,就无法顺利的转移到新系统。从计算机系统转移到ERP系统时,若还留着过去的电脑介面,很容易也将过去的旧功能一起转移,这并非是件好事。

第二个是更广泛地运用数据数据

ERP系统的画面与帐务是运用上的最低限度,此外,实际使用时也有很多不实用的地方。虽然可以增加制作数据的程序,但是最好能够开放数据库, 让用户能自行制作数据。具体的方式是让使用者从EXCEL当中撷取出必要的数据,编辑出自己需要的数据。这个EXCEL工具是任何使用者都能自由使用,不用依赖系统部门也能靠自己制作 出数据。

第三个是数据精确度与整体优化

组合型的企业当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缺料管理。为了进行管理,制作各种不同管理资料、进行各个会议,到开始组装的阶段为止,必须要将缺料问题完全消除。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使用EXCEL工具撷取出数据数据,透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消除缺料问题,并进行其他的业务工作。

以上是从ERP系统的导入到成功运作中会出现的问题与成功要件,并将各种活用方式的特长介绍给大家,希望对于目前正在导入ERP系统,但是成效不彰的企业能有所参考价值。虽然无法顺利运作的状况时常会发生,但是能够提升成效的地方也不少。希望大家对于现状不要轻言放弃,而是继续努力改善,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我所支持的台湾企业在ERP系统的运用上非常努力,同时也有协助北京的合资企业重新改善ERP系统,期待下次有机会能将这些内容提供给读者。

 

添加我的信息到《金属板材成形》发行库

联系我们获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