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户更具全球竞争力!-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 | 金属成形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MFC(深圳)冲压与锻造展览会

折弯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新方向——数控板料折边机 FB2516A-FMC

网站编辑阅读(3291)

文 | 亚威市场部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端的钣金加工设备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钣金成型方面,我司可提供数控板料折弯机、 机器人折弯单元、冲压折弯生产线等多种解决方 案,旨在追求更好的质量保证和更高的加工效率。 为满足市场对钣金折弯柔性化加工、自动化加工、 批量化加工的需求,公司研发并推出了国内首款 数控板料折边机    FB2516A-FMC。

数控板料折边机 FB2516A-FMC 主要包括 操作机、折边机构、压紧机构、加工模具及电气 控制系统等,实现了板材多边双向折弯。该设备通过高刚性传动结构设计、精密级的模具加工和精准的折边轨迹控制,保证了工件加工的高品质。 数控板料折边机 FB2516A-FMC 具有以下几个 特点:

⑴自动化加工:自动实现板材定位、旋转、 折弯、出料,设备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劳 动强度和技能需求,便于规模化生产。

⑵柔性化加工:一方面,设备拥有一套万能 模具,包括组合式压紧模,上、下折边模以及下 压紧模,通过模具的动作逻辑和折边模运行轨迹 控制,可实现大圆弧、复平、正负角度折边、复杂截面形状加工等多种复杂工艺。

正折边

负折边



覆平


大圆弧折

另一方面,设备拥有组合式压紧模 具,既可根据工件尺寸自动调整压边长 度,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的零件加工;又 能够实现模具进出翻边工件时的缩展功 能,完成工件加工过程中模具快速调整; 综上描述,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模 具在加工过程可以进行快速准确调整, 实现柔性化加工。

⑶生产效率高:设备运用 C 型梁 折边结构,能够实现正负角度折弯地快 速切换;并且采用高速伺服控制技术, 响应速度快;两者相结合实现了高效折 边加工。与传统的折弯机加工相比,数控板料折边机 FB2516A-FMC 的加工效率能够提高 2-3 倍;与机器人折弯单元相比, 综合效率也提升明显。

⑷绿色节能 : 压紧装置采用了数控泵技 术,折边机构等采用了纯电伺服驱动技术, 能耗少,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

⑸操作便捷 : 自主开发的折边机数控系统,包括程序管理、机床状态监控、工艺参 数设定、设备维护诊断、报警信息查等操作。 分区分页控制,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易学易操作。

数控板料折边机 FB2516A-FMC 最长 折弯长度 2500mm,压紧梁最大开口高度 165mm,该规格参数能够满足大部分钣金生 产企业的工作需求,主要规格参数见表 1。

除了 FB2516A-FMC 数控折边机以外, 公司将持续深入地开展折边机技术研发,后 续会推出精巧型折边机以及附加压紧模等多 种配置功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折边自动化 加工解决方案,以满足更广的客户群体需求。

表1  FB2516A-FMC 主要技术参数

预见 2019:《中国 3D 打印产业全景图 谱》(附现状、格局、趋势等)

网站编辑阅读(2859)

文| 朱茜

从 2011 年开始,全球开始掀起 3D 打印热潮,当前,3D 打印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市场应用已经 取得积极的进展,我国 3D 打印产业发展至今,呈现出不断 深化、不断扩大应用的态势。未来,随着政策以及技术的支持, 我国 3D 打印产业将会持续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独家发布“预 见 2019:《中国 3D 打印产业全景图谱》”,一文带你看清 中国 3D 打印发展现状及趋势。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称 3D 打印, 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模型 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 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 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相对于 传统的、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 种“自下而上”通过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从无到有。这使 得过去受到传统制造方式的约束,而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件 制造变为可能。

自 1986 年,美国科学家 Charles Hull 获得 SLA 技术发 明专利,并成立全球首家增材制造公司 3D Systems 开始, 3D 打印产业拉开了帷幕。

表1 3D 打印产业全景

上游 中游 下游
3D 打印材料研发制造层 3D 打印设备研发制造层 应用领域
辅助运行层 基础配套层 3D 打印设备类型 应用场景
三维扫描仪 步进电机 熔融沉积 FDM 原型打印
控制软件 芯片 立体平板印刷 SLA 模具打印
建模软件 控制电路板 选择激光熔化 SLM 直接制造
切片软件 打印喷头 选择激光烧结 SLS 辅助医疗
  激光器 电子束熔化成形 EBM 缺损件修复
  振镜系统 数字光处理 DLP 辅助设计
打印材料层 选择性热烧结 SHS 个性化定制
钛合金 PVA 聚乙烯 醇 分层实体制造 LOM 生物打印
铝合金 尼龙材料   航空航天
钴铬合金 ABS 塑料   文化创意
不锈钢 PLA 聚乳酸   模具铸造
  光敏树脂   生物医疗
  生物材料   汽车领域

主要包含材料、研发制造及应用层生产工艺多样化

3D 打印是集材料、3D 打印设备研发以及下游应用的产 业。上游为3D打印材料研发制造层,包括辅助运行(三维扫描仪、控制软件等)、基础配套(步进电机、芯片等) 和打印材料(钛合金、金属粉、尼龙材料等)。中游为3D打印设备研发制造, 下游为应用领域,3D 打印主要应用场景于航空航天、模具铸造、生物医疗、 汽车领域等。

3D 打印设备主要分为桌面级和工 业级两种。桌面级是 3D 打印技术的初 级阶段和入门阶段,能够很直观地阐述 3D 打印技术的工艺原理。工业级的 3D 打印机主要分为快速原型制造和直接产 品制造两种。两者在打印精度、速度、 尺寸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其中,打印支 撑和打印实体可分参数打印的设计是区 分工业机和桌面机的最重要标志。

3D 打印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技术。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可用的材料的方 式,并以不同层构建创建部件。3D 打 印常用材料有尼龙玻纤、耐用性尼龙材 料、石膏材料、铝材料、钛合金、不锈钢、 镀银、镀金、橡胶类材料。

表2 打印按用途分类

桌面级 VS 工业级

  打印精度 打印速度 参数设计 打印尺寸 打印可靠性 自检测功能 应用领域
  桌面级 VS 工业 级 只有 FDM、 SLA 两种技术, 最小分辨率基本 在 0.3-0.6mm 之间 多采用 16 位、 32 位芯片,在 SLA 技术上扫描 速度最多为 1m/ s 打印支撑与打印 实体部分参数打 印   体积较少   打印成功率最高 只达到 70%   几乎无自动校正 和检测功能   教育、创客、简 单模型制作等
  工业级 采用伺服电机, 有效避免精度失 真 采用 64 位芯 片,SLA 技术 上扫描速度达 7m-15m/s 打印支撑和打印 实体分参数打印   体积较大,适合 规模化生产   打印成功率几乎 能做到 100% 所有机子均有自 动校正和检测功 能   航空、航天、汽 车制造、医疗等

由于我国近年才引入 3D 打印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非常大,目前全球已经 发展至金属 3D 打印、高分子 3D 打印、 陶瓷 3D 打印以及生物 3D 打印技术, 我国则主要在层压、激光灯。不过近年 来我国生物 3D 打印技术不断获得突破, 推进了 3D 打印医疗器械、人工组织器 官的临床转化进程。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级产品 潜力较大

我国 3D 打印从 1988 年发展至今, 呈现出不断深化、不断扩大应用的态势。 2015 ~ 2017 年的 3 年间,中国 3D 打印产业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年均增 速超过 25%。2017 年,中国 3D 打印 领域相关企业超过 500 家,产业规模已达 100 亿元,增速略微放缓至 25% 左右,但仍高于全球 4 个百分点。2018 年上半年,中国 3D 打印产业维持 25% 以上增速,2018 年整体规模有望达到 18.3 亿美元。

表3 打印技术汇总

类型 累积技术 基本材料
    热塑性塑
挤压 熔融沉积式(FDM) 料、共晶系 统金属、可 食用材料
线 电子束自由成形制造 (EBF) 几乎任何合 金
粒状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DMLS) 几乎任何合金
  电子束熔化成型(SLM) 钛合金
  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 (SLM) 钛合金、钴 铬合金、不 锈钢、铝
  选择性热烧结(SHS) 热塑性粉末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热塑性塑 料、金属粉 末、陶瓷粉末
粉末层喷头3D打印 石膏 3D 打印(PP) 石膏
层压 分层实体制造(LOM) 纸、金属膜 塑料薄膜
光聚合 立体平板印刷(SLA) 光硬化树脂
  数字光处理(DLP) 光硬化树脂

3D 打印应用领域广泛,其在下游应用行业和具体用途领域的分布反映了这一技术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反映 了这一技术的局限和在发展过程中尚需 完善的地方。3D 打印机需求量较大的 行业包括政府、航天和国防、医疗设备、 高科技、教育业以及制造业。目前,应 用领域排名前三的是工业机械、航空航 天和汽车,分别占市场份额的 20.0%、 16.6%  和 13.8%。

图1 2013 ~ 2018 年中国 3D 打印产业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
图2 3D 打印产业应用行业占比(单位:%)
图 3 3D 打印应用领域排名前三

从 3D 打印机类型来看,2017 年, 国内桌面 3D 打印机出货量增长 27%, 其中约 95% 是个人或桌面打印机,工业级 3D 打印机出货量虽只增加了 5%。

但从销售收入来看,工业级 3D 打印机 占总收入的 80%。所以,虽然消费级设 备支撑了出货量,但工业级设备支撑了 整个行业的销售收入,未来工业级 3D 打印设备是行业收入增长的主力军。

品牌繁杂 国际品牌占较大份额

近几年来,我国 3D 打印市场呈现 出稳中向好的态势。因此,越来越多的 企业想要分这块大蛋糕,纷纷进入该领 域,目前中国所有 3D 打印相关企业中,约有 46.9% 是 2016 年以后进入 3D  打印市场的。当前中国市场的主流设备品 牌包括联泰、EOS、华曙、铂力特、 3D 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 多为国外品牌。

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核 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已形成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 3D 打印产 业集聚态势明显,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环 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以中 西部部分地区为纽带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图 4 2018 年中国 3D 打印设备数量所属品牌占比情况(单位:%)
图5 2014 ~ 2018 年中国 3D 打印市场融资案例统计(单位:起)
图6 2010 ~ 2018 年中国 3D 打印产业相关专利申请量(单位:件)
关键装备和核心器件依赖进口 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工业级增材制造装备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关 键装备与核心部件严重依 赖进口。 国内规模最大企 业的年销售收入 仅 3 亿多元,不 到美国 Stratasys 公司年销售额的 7%。
应用推广有待加强 专用材料发展滞后
我国对 3D 打印技术认识 不足,创新应用能力有待 增强。 目前国内只开发 出钛合金、高强钢等十几种金属 和非金属材料。

其中,北京、浙江、陕西、湖北、广东等省份产业发展较快。目前,北京市从事 3D 打印技术研发、生产与服务的企业达 70 家以上,2017年实现销售 收入约6亿元。广东省从事3D业务的企业超过400家,实现产值超过30亿元。陕西省从事 3D 研发生产企业超过 70 家,2017 年营业收入达5亿多元。

技术不断进步 高校研发力较强

我国 3D 打印技术与国外相比虽仍 有较大差距,但随着产业的兴起,我国 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的 3D 技术研究不 断取得进步。2017 年中国 3D 打印相 关专利申请量达到 7402 件,其中华南 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别排名第一 第二名。技术的进步让我国 3D 打印方 案不断落地,2019 年 1 月 11 日,中 国第一座使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的高分子材料观景桥正式亮相。未来,“3D 打印+”生态圈将会越来越完善。

资本市场逐渐趋向理性

近年来,随着市场监管趋严、行业去伪存真加速,以及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3D打印热度逐步降低,资本市 场对增材制造企业估值趋于理性。2016年中国3D 打印行业发生融资事件 14 起,2017 年增至 24 起,净增加10起。2018 年市场趋向冷静,全年融资事件26 起,金额普遍偏小,多集中于 3D 打 印设备制造领域。

发展问题犹存 探索脚步不停

我国 3D 打印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但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关 键技术滞后、关键装备与核心器件严重 依赖进口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此外, 中国的专用材料发展滞后,目前国内只 开发出钛合金、高强钢等几十种金属, 材料成形品性能普遍不高。而行业领军 企业及巴斯夫等材料企业纷纷布局专用 材料领域,突破一批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生物活性材料、陶瓷材料等专用材料。

且目前,中国 3D 打印尚未出现大 规模的市场应用,制约大规模产业化的 原因在于打印速度较慢,成本相对较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局部领域已经迈过了 使用的盈亏平衡点,未来数年,3D 打 印有望迎来至为关键的迸发期。

中国 3D 打印产业前景分析

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 预计未来十年,全球 3D 打印产业将仍处于高速增长期,据 IDC 预测, 2020 年全球增材制造产值将达 289 亿美元;而中国在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的过程中,产业持续增长,进入大规模产业 化时期。

工业 3D 打印将成为主流方向

在航空航天、汽车、航海、核工业 以及医疗器械领域对金属 3D 打印的需 求旺盛,应用端呈现快速扩展趋势。

应用深度和广度持续扩展

未来,3D 打印技术的应用已经从 简单的概念模型向功能部件直接制造方 向发展。例如在生物医疗领域,3D 打 印从“非活体”打印逐步进阶到“活体” 打印。

协易在 TIMTOS2019 上发布SEYI 智 慧冲压解决方案

网站编辑阅读(3528)

文 | 协易市场部

2019 年 3 月 4 日,协易机械 (SEYI) 于 TIMTOS2019 台北国际工具机展览会世贸一馆展示了以协易“智 能制造解决方案”(SEY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olution:SIMS) 为主 题的生产线及软件,诠释专为金属成形 产业所打造的智能制造蓝图,并搭配实 际互动体验及展览演示,打造零距离的 生产体验。

机械行业面临着转型和智能应用的 冲击。协易更是积极迎向“工业 4.0” 及“智慧工厂”的挑战,在物联网 (IoT)、 大数据 (Big Data)、人工智能 (AI) 等的 新技术发展之下,持续于冲床机床设备 及制程上,整合生产制造中的通讯与控 制讯号,并透过 IoT 技术与及时运算决 策,致力打造符合国际标准智能制造与 服务的全新模式,以创造下一波的企业 增长新动能。

協易海報A_0225_完稿用

协易于 TIMTOS2019 台北国际 工具机展中发布 “智能制造解决方 案”(SIMS),此解决方案将机床管理、生产线管理、工厂管理串联,实现“智 慧机械”、“智慧生产”及“智慧管理” 不同层面的智能制造应用,并透过与桃 园总公司的远程模拟示范线联机直播, 将此套解决方案完整呈现:

⑴智慧机械:协易冲床产品可搭载 弹性且扩充性高的软件模块功能,透过冲床生产制造检测,主动监控机床状况 及维修保养预警等功能,可使生产机床 随时保持最佳生产效能。

⑵智能生产应用:协易“智能制造 解决方案”提供客户一个“接受到订单 后,所有供料、搬运、生产模具更换等 判断都可直接透过系统自行感知、决策、 执行”的智慧生产体系。

⑶智能管理应用:协易“智能制造 解决方案”可整合不同类别生产线信号, 透过连网机制,由机床端透过控制与感 知器撷取机床状态与生产数据,如总和 效率、生产状态等,提供生产报表、设 备效率等管理信息,更可结合 ERP、 MES 等系统,借由远程操作与管理,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达最佳效率的管 理,共筑新型态的“人机共工”智慧冲 压工厂。

随着工业 4.0 产业发展趋势,各国 均积极提升自动化与智慧化生产,在未 来金属成形市场发展环境中,产品小量 多样化生产将成为主流趋势。协易透过 提供涵盖冲床、自动化接口设备及智能 管理功能的金属成形系统解决方案,提 升客户在冲压制程上的巨大成效。

高功率激光切割在钣金加工领域的应用

网站编辑阅读(3117)

文|华俄市场部

激光技术是二十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齐名的四项重大发明之 一,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 “最亮的光”。但该技术直到二十一世 纪才突破原有的技术瓶颈,同时通过激光技术与先进装备两者结合,推动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而钣金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几乎所有制造业行业中都会有钣金加工,如 果细数钣金(金属薄板厚度在 6mm 以下)的切割工艺,不外乎激光切割、等 离子切割、火焰切割、剪板机、冲压等。 而激光切割相对于传统的剪切工艺来说 具有更高的切割精度、更高的材料利用 率和生产率等优点,作为一种精密的加工方法,激光切割几乎可以加工所有的材料,包括薄金属板的二维切割或三维 切割。在金属板材切割领域,从微米级 的超薄板件到数十毫米的厚板,都可以 进行高效的切割,激光切割具有传统切 割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说,激光切割 在钣金加工业掀起了一次重要的工艺革命。

工作原理: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 束照射被切割材料,使材料很快被加 热至汽化温度,蒸发形成孔洞,随着 光束对材料的移动,孔洞连续形成宽 度很窄的(如 0.1mm 左右)切缝,完 成对材料的切割——这就是激光切割(LaserCutting)。 激光切割具有高效、高能量密度及柔软性,无论是从精度、速度还是效率 方面说,是钣金切割行业不二的选择。 激光能聚焦成极小的光斑,可进行微细 和精密加工,如微细窄缝和微型孔的加 工。此外其加工时不需用刀具,属于非 接触加工,无机械加工变形。一些传统 难切割或者切割质量不高的板材,遇到 了激光切割之后难题可谓迎刃而解,特 别是一些碳钢板的切割上,激光切割更 是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一般人可能会问,激光切割可以帮 普罗大众做到什么?那就不得不提到它 在工业制造业应用领域起到的至关重要 的作用,激光切割设备是航空航天、船 舶、汽车、能源设备等支柱产业必需的 基础装备,代表了当今世界激光技术及 其应用的发展方向,不仅能解决一些重 大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而且对国家 未来新兴激光加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壮 大具有引领作用。

激光技术正在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革新了业界束缚多年的制造方式,最近 几年激光加工设备得以快速普及,2017 年我国激光切割成套设备销售量超过 2.5 万台。高功率大幅面光纤激光切割 机切割幅面之大、切割速度之快大大超 越了人们过去的想象,可切割更厚的金 属板材,性能稳定,是激光切割技术发 展的必然趋势。如今,高功率激光切割 机深受钣金市场欢迎,随着激光切割技 术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促使钣金加工 领域的激光切割技术迈向高精密、高功 率化,这标志着激光切割的高功率时代 全面来临!

激光切割的发展,离不开激光器技 术的更新换代。2003 年到 2008 年这 个时期,气体激光器仍是金属切割加 工的主流,但由于造价太高,动辄数 百万,只有少数大规模企业具备采购实 力。华俄激光 2008 年推出第一台自主 研发的大幅面固体激光切割机,市场价 格在 58 万左右,符合主流市场需求, 一时深受钣金市场好评。之后,随着业 务量突飞猛进,华俄激光进入了发展快 车道,着力于丰富光纤激光切割机产品 线,功率从 500W 到 10000W,幅面  从 3015 到 12030 可选,并开发平板自 动上下料高速光纤激光切割机、全自动 专业切管机、自动开卷校平激光切割产 线等自动化产线配套解决方案。作为一 家历经十年,集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一体化的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华俄 激光已斩获 50 多项国家专利,20 多项 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不断引领着国 际国内激光产品的创新发展,成为全球 专业的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商。2019 年伊始,华俄激光依靠自主研发的 VWJ系列高功率全封闭交换式 15000W 高 速光纤激光切割机,具有高功率、高速 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以其灵活 的加工范围,强大的切割穿透能力,更 高的加工效率,俨然已成为激光切割领 域最新生产力的代表。

VWJ 系列高功率全封闭交换式高速 光纤激光切割机 群雄逐鹿,何以脱颖而出?是一项 值得我们长久深思的课题。在当今的大 环境下,华俄激光切割技术呈现两个明 显的趋势,一是高功率大幅面,二是智 能化自动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中 国制造 2025 号召,在激光切割的浪潮 当中,华俄激光将进一步做好研发生产 及售后服务,深化中俄技术合作,凭借 高、大、快、好、省的特点为客户谋福利, 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港湾大湾区 ——中国先进城市群,世界湾区第四极

网站编辑阅读(3368)

文 | MFC 基于亿欧智库等研究报告整理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是由围绕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伶仃洋组成的 城市群,包括广东省九个相邻城市:广 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 江门、惠州和肇庆,及香港、澳门两个 特别行政区,面积达 5.6 万平方公里,截至 2018 年人口达 7000 万。大湾区 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 三种货币、港澳广深四个核心城市的条 件下建设的。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是由围绕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伶仃洋组成的 城市群,包括广东省九个相邻城市:广 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 江门、惠州和肇庆,及香港、澳门两个 特别行政区,面积达 5.6 万平方公里,截至 2018 年人口达 7000 万。大湾区 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 三种货币、港澳广深四个核心城市的条 件下建设的。

粤港澳大湾区于2015年首次从国家文件中提出,2017年纳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规划纲要 , 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大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

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实现主要城市间一小时通达。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作为人才、科技、资本的强磁铁,湾区已经成为国家对接国际交通、贸易、科 技、金融的重要对外门户枢纽。

全球 60% 以上的经济总量集中布局在沿海地区,以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为代表的世界成功湾区,已成为 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作为湾区中的新军,粤港澳大湾区也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一个亮点,还被视为除上述三大湾区以外,未来全球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

图1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湾区

纽约湾区

凭借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枢以及国际航运中心,成为国际湾区之首。纽约湾区由纽约州、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等31个县联合组成,也是美国第一大港口城市和重要制造业中心。

旧金山湾区

指环绕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海湾一带 的地域,共有9个县、101个城市,美国最著 名的创新企业集中地“硅谷”就 坐落在该湾区,同时也是美国海岸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之一。

东京湾区

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太平洋海岸, 是优良的深水港湾,包含有东京、横滨、川 崎、船桥、千叶等 5 个大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1/3,集中了日本的钢铁、有色冶金、炼油、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等主要工业产业。

表1  港粤澳大湾区与其他三大湾区对比

  纽约湾区 旧金山湾区 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面积(万平方公 里) 2.15 1.79 1.35 5.65
人口(万人) 2370 768 4383 6765
GDP(万亿美 元) 1.83 0.82 1.86 1.38
港口集装箱吞吐 量(万 TEU) 465 227 766 6520
机场旅客吞吐量 (亿人次) 1.3 0.71 1.12 1.75
代表产业 金融、航运、科技 电子、互联网、生 物 装备、制造、钢铁、 化工、物流 金融、航运、电子 制造业、互联网
第三产业产值占 比 89.4% 82.8% 82.3% 62.2%
世界 100 强高 校数量(所) 2 3 2 4
世界 500 强企 业数量(所) 22 28 60 17
R&D 占 GDP 百分比 2.8% 2.8% 3.7% 2.1%
GFCI22 排名 2 16 5 香港:3 深圳: 20 广州:32

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三大湾区知 名创新企业分布情况

东京大湾区:三菱、佳能、索尼、 CASIO、奥林巴斯、日立、本田、佳友 电工等。
旧金山大湾区:甲骨文、苹果、谷歌、英特尔、赛灵思等。

纽约大湾区:通用电气、强生、碧 迪等。

粤港澳大湾区:腾讯、华为、中兴、 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等。

土地辽阔,面积大于三湾区的任何一个

粤港澳大湾区11城占据56500平 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占到我国国土面积 的 0.6%,比纽约、旧金山、东京三个 湾区的面积都大。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先 决条件,意味着多产业集中的可能性。 人口充沛,对人才吸附能力强 粤港澳 大湾区的人口密度约为1197 人 / 平方公里,高于纽约、旧金山, 低于东京湾区,这与各个湾区的产业特 色有关。不过就目前还在工业、服务经 济阶段,逐步向创新经济阶段过渡的粤 港澳大湾区来说,充沛的人力资源是湾 区内产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同时,根据亿欧智库的统计数据, 粤港澳大湾区内常驻人口也呈现出逐年 上涨的趋势,其中以珠海、深圳、广州 三城市增长最快。

从湾区经济的发展路径来看,势必会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港口经济、工 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从粤港 澳大湾区第三产业占比来看,现阶段还 与成熟的三大湾区有一定差距。

图2 大湾区各城市常驻人口分布 2016 ~ 2017

表 2 八维度解读四大湾区 2018 年数据对比

  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 纽约湾 区 旧金山湾区

面积(万平方公里)
5.6 3.7 318588 保险
人口(万 人) 6957 4396 180000 通讯设备
GDP(万亿美 元) 1.6 1.9 17852 电子、电 子设备
人均GDP(万美元) 2.3 4.2 70461 银行
集装箱吞吐量(万个标准货柜单位) 7499 773 58280 房地产
机场旅客量(亿人次) 2 1.2 25000 软件服务
GDP 占所在国家总量
11.8% 37.6% 302421 公共设施
第三产业比重(%) 64.9% 82.3% 75908 车辆与零 部件
主要产业 金融、创新科技、制造业 汽车、 石化、 金融 89250 房地产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 京津冀
面积(万平方公里) 5.6 21.1 14.6
人口(万人) 6957 12833 11247
GDP(万 亿美 元) 1.6 2.6 1.3
人均 GDP (万美元) 2.3 1.3 1.1
城镇化率 (%) 70.3% 69% 48.7%
第三产业比重(%) 64.9% 54.4% 58.6%

空港能力强,名列四大湾区首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机场旅客吞吐 量都在四大湾区中名列首位。粤港澳大 湾区中囊括了4 大港口,珠三角经济“水上走廊”进一步带动形成东西两岸物流格局。同时,珠三角作为“世界工厂” 的内生需求也带动了航空规模的提升, 湾区内包括 3 家国际化大机场,和3家辅助空港,基本承担了华南的航空运输需求, 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降低 了区域航空运输成本。

表 3 奥港澳大湾区世界企业 500 强榜单 2017

企业名称 所在地 2017 年世界 500 强排名 2016 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员工人数 (人) 所属行业
中国平安 深圳 39 116581 318588 保险
华为技术 有限公司 深圳 83 78510 180000 通讯设备
正威集团 深圳 183 49676 17852 电子、电子设备
招商银行 深圳 216 44551 70461 银行
万科集团 深圳 307 34458 58280 房地产
腾讯科技 有限公司 深圳 478 21903 25000 软件服务
中国南方电网 广州 100 71241 302421 公共设施
广汽集团 广州 238 41560 75908 车辆与零部件
恒大集团 广州 338 31828 89250 房地产
美的集团 佛山 450 24060 136418 电子、电气设备
碧桂园 佛山 467 22632 90000 房地产
华润集团 香港 86 75776 420572 综合商业
来宝集团 香港 205 46528 1000 贸易
怡和集团 香港 279 37051 430000 零售
长江实业 香港 319 33475 290000 零售
友邦保险集团 香港 383 28196 20000 保险

拥有4所世界TOP100 高校,但人才比重仍偏低粤港澳大湾区内高等院校数量超过 180 所,世界排名前100内的高校有4所均在香港,香港已成为湾区输送高知人才的引擎之地。但对比三大湾区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比重依然偏低,抽样调研结果显示,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仅为17.47%,与美国、日本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超过 40% 相比,差距较大。

表4 奥港澳大湾区 11 城产业结构 与人均 GDP2016

  面积(平 方公里 )人口(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人民币) 人均生 产总值(万元 人民币
香港 1107 745.1 28390亿港元 38.1万 港元
澳门 33 66.75 4401 亿澳门 元 66.6万 澳门元
广州 7434 1449.8 22859 15.5
深圳 1997 1252.8 24222 19
珠海 1736 176.6 2915 15.9
佛山 3798 765.7 9936 12.8
惠州11347 477.7 4103 8.5
东莞 2460 834.3 8279 9.9
中山 1784 326 3633 11.1
江门 9507 456.2 2900 6.3
肇庆 14891 411.5 2202 5.3

三金融重地交流紧密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粤港澳大湾区三个核心城市表现出色。香港是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国际举足轻重的金融市场,而广州和深圳作为我国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三引擎带动区域金融业发展,基于CEPA(《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三地的经贸交往将更加紧密。

数字通信创新,排名世界第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 地区以数字通信为主要创新领域,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二。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有 1 个 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 个国家创新城市、25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7 个新型研 究机构、449 个科技孵化器、150 个省及双院博士、1.89 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 企业和 56% PCT 专利占比。

16家世界500强企业,营商环境 名列全国首位粤港澳大湾区世界 500 强企业数量有16家,主要分布在科技、金融、房地产、零售等领域。2016 年合计创造营业收入超过8千亿美元,雇佣员工解决当地就业超过250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2018 年湾区创造 GDP 超 10 万 亿元,深圳首次成为湾区第一经济效益是地区产业经营成果的直 观体现,2018 年全国城市 GDP 排名前10中,深圳、广州分列在上海、北 京之后 ,成为大陆GDP第三和第四的城市。

11城总计创造 GDP 超过10万亿元,区域内城市总体经济增速 6.5% 左 右。具体来看,江门、珠海、深圳、澳门、 东莞增幅最快,都在 7% 以上,肇庆、佛山、广州、惠州和中山都在 6% 左右。

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阶段差异 大,优势不同 从具体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可以分为三类:

⑴以香港、澳门为代表,第三产业 占到 90% 以上的纯服务型经济体;

⑵以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为代表, 由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过渡,第三产业占比在 50% 以上;

⑶其余 5 个城市仍处在工业经济阶 段,第二产业是 GDP 贡献的主力军。

根据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结合各城 市的统计数据,亿欧智库对粤港澳大湾 区内 的 11 个城市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 梳理,希望从中得到当地的优势基础产 业。

香港:依旧是金融、服务业的天下 金融、专业服务和仓储物流是香港 服务业 GDP 的主要贡献领域,自 2010年起一 直保持增长。根据 2016 年数据, 三者合计占比 36.42%。2017 年前三 季度,香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3.4%, 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支撑服务业增长。

澳门:娱乐旅游为主导的文化交流中心

2016 年数据显示博彩业仍处于相 对的主导地位,金融服务的占比在逐渐 增加,澳门的产业结构也在朝着更合理 的方向变化。基于两大增长动力,和葡 语的独特优势,澳门产业未来发展依旧是继续建成以娱乐旅游为主导的文化交流中心。

图 3 深圳市各行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 2017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主导

根据 2017 年深圳市公布的数据, 各产业 GDP 占比如下,工业贡献率最高,占到 38.8%,且已由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 别达到  71.0%、65.6%。

广州:电子信息、医药健康、先进 制造三足鼎立

广州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健康 行业迅猛发展,2017 年工业投资中电 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长 1.6 倍,医药制 造业投资增长 23.1%。先进制造业增加 值占制造 业比重提高到 64%。富士康 第 10.5 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思科 智慧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通用电气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广州 国际生物岛、广州健康医疗中心产业基 地、粤芯芯片等重大产业项目已动工建 设,并将形成集聚。

同时,辅助优势产业的相关服务业固定投资也在增加,卫生和社会工作、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 业等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71.7%、 23.3%、 21.3%。

图4

东莞:世界工厂

2017 年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和投资值增幅均高于第三产业 ,分别为 9.2% 和 14.4%,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 业总产值的 90% 以上。制造业产业体 系齐全,镇域间特色明显且产业集群化 程度高,形成以电气机械、化工、纺织 服装、造纸、家具、电子信息、食品饮料、 玩具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 系。2017 年机电产品出口 5237.90 亿 元,占出口总额的 74.5%;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  2892.48  亿元,增长  11.5%, 占 41.2%。

珠海:电子信息、医药是优势产业

传统意义上,电子信息产业是珠海 的支柱产业之一,GDP 所占比重超过 1/4,知 名企业包括金山、巨人、金碟、 用友等。之后,医药产业也迅速抢占发 展高点, 形成以药品制造业为主体,医 疗器械为支撑,保健品和化妆品为特色 的生物医药 产业体系,有丽珠、联邦、 和佳、宝莱特、汤臣倍健等企业。作为 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 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珠海还围绕海岸线 优势而衍生出海洋工程与旅游等产业。

中山:九大产业平台引进先进制造业

根据 2017 年中山统计数据, 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210.17 亿元,增长 11.2%;先进制造 业增加值 506.32 亿元,增长 3.2%, 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385.62 亿元, 增长 8.3%。

未来,中山已建成的九大产业平 台将为制造业贡献更多增加值。截至 2017 年底,九大产业平台在建项目共 42 个,投资额共约 165.7 亿元;签约项目 61 个,投资额共约 639.8 亿元;在谈项目 85 个,投资额共约 882.9 亿 元。吸引了包括新松机器人、 比亚迪、 彩迅等先进制造业企业。

惠州:以电子信息和石油产业为主

根据 2017 年惠州统计数据,惠州第二产业占比 54.8% 处于主导地位, 重工业占比超过 78%,电子信息产业 和石化产业是最为突出的两大支柱性产 业;同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成为 主导,且 2017 年外商经济投资持续增 加,增长  13.2%,达到  210.60 亿元。

佛山:五大传统产业支持

佛山的优势传统工业由以下构成: 纺织服装业、食品饮料业、家具制造业、 建筑 材料、家用电力器具等,其中佛山 家电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家电产值的 15% 以上, 有美的、海信、容声、小熊在内的多家知名品牌。同时,佛山也是家具制造业的重地,大自然地板、东鹏瓷砖、 华润漆、箭牌卫浴等知名企业均出自此。

表 5 粤港澳大湾区 11 城市具有基础优势的产业汇总

城市 产业标签 具体主要产业
香港 金融业、服务业 仓储物流、金融和专业服务
澳门 服务业 博彩业、金融业、公共服务业
深圳 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 先进制造业、金融业、信息软件服务企业、交通运输业
广州 制造业、医疗健康 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疗健康、汽车、金融业
东莞 制造业 电子信息技术、化工、纺织服装、造纸、食品饮料、玩具、家具、电气机械
珠海 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医疗健康 电子信息技术、医药、新能源、海洋工程
中山 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机器人
惠州 制造业、能源业 电子信息产业和石化产业
佛山 制造业 纺织服装业、食品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建筑材料、家用电力器具
江门 制造业 造纸、交通运输业、重卡和商用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产业
肇庆 制造业 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产业等

在传统优势行业产能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新的产业也在逐渐发展,例如医药行业,2017年佛山医药制造业增加 值增长8.3%,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 11.1%,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 药器械增长 2.1%。根据企查查显示,仅佛山地区注册的医疗仪器制造厂就有 超过 5000 家。

江门、肇庆

重心是做好产业承接江门和肇庆的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一方面积极承接广 州和深圳的产能转移,一方面立足自身 优势鼓励创新发展优势产业,如江门, 努力发展先进的交通运输业, 如轨道交 通产业集群、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 在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产业等领域有较好发展;肇庆积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产业等。同时,两地都具有链 接粤西的地理优势,可利用良好的自然 环境,枢纽门户城市的定位,打造宜居 城市。

结论:未来,升级优势产业创造更高附加值

4 大优势产业:金融、制造业、医 疗健康、信息技术服务业。

湾区的发展路径通常是形成由核心 城市为中心的类似于圆锥面的发展后, 向卫星城市转移以达到均衡发展。粤港 澳大湾区的发展路径也遵循这一规律, 传统工业制造业正在逐步向成本更低的 湾区内城市转移,例如:

⑴佛山的陶瓷业向肇庆转移,逐渐 形成产业带;

⑵惠州已完成自建产业转移示范 园,用于承接电子器件、服装加工、新型建成 产业;

⑶江门已完成自建产业转移示范 园,用于承接五金机械及装备制造、电 子信息 和新型纤维材料纺织业;

⑷肇庆已完成自建产业转移示范 园,用于承接金属材料、电子产业(兼顾发展 生物医药和先进机械装备产业)。

较发达城市需利用资本、人才、科 技优势在稳固基础之上快速发展附加值 高的 新兴产业,例如:

⑴香港联合深圳共同发展金融科技;

⑵深圳137个项目布局在38个“一 带一路”国家,华为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等,形 成与“一带一路”结合的科技合作“新常态”;

⑶深圳市规划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结合湾区各城市的现处阶段、主要优势产业及城市规划政策,亿欧智库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制造业、医疗 健康、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是具备优势基 础的支柱性产业,应通过技术创新实现 产业的转型升级,利用政策促进改革, 创造更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图5 奥粤港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趋势

图 5 备注: 西岸地区包括:广州北部、南部、佛山、中山、肇庆; 沿海地区包括:惠州、深圳、珠海、 江门;

东岸地区包括:广州东部、深圳、 中部、东莞;

港澳:香港、澳门。

大湾区的产业机会: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

早在 2016 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了 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广东珠三角地 区是 我国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地。 根据广东省经信委公布数据,2018 年 上半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到全国 1/5,达到 13621 台(套),同比上涨 54.9%。 相关数据显示,广东机器人相 关企业超过 500 家,重点企业 188 家。


目前,正在扶持 38 家机器人骨干企业、28 家培育企业。

无人机

近年来,中国无人机企业不断向外 扩张,形成与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新兴市场齐头并进的局面,逐渐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主导地位,预计,2020 年中国无人机年销量将达到29万架,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至少占据全 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的 70%,从深 圳口岸出口的民用无人机占全国总量的 95% 以上。

中国企业地位稳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占到全球超过90%的市场,仅深圳一座城市,300多家无人机企业年销售额近200亿元,并涌现出如大疆、极飞、亿航等无人机巨头。




东南亚汽车市场努力发展混合动力

网站编辑阅读(2569)

译 | 李建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快速增长的制造业 中心,东南亚的汽车产业正向电池和混合动 力汽车的增长中寻找进一步发展机会。

东南亚汽车生产主要由两个国家主 导——泰国(年产约200万辆)和印度尼西亚(年产约110万辆)。马来西亚是一个中 等规模的汽车生产国(年产约50万辆),菲 律宾汽车年产量较小(15万辆)。越南是这 个集团的最后一个成员。

在该地区生产和销售的汽车绝大多数 是有日本汽车品牌,这些公司均有日本全 资或者间接控股,还有部分欧洲的公司, 主要是宝马,奔驰和大众。只有马来西亚 才有本国汽车品牌——宝腾集团和Perodua 集团,但是目前宝腾由中国吉利集团持有 49.9%的股份,另一家Perodua公司由大发(Daihatsu)持有部分股份,因此严重依赖 大发/丰田的技术。

以下内容我们来介绍一下东南亚各国的 汽车情况。

泰国

泰国一直是日本汽车公司生产皮卡的中心国家,尤其是三菱 Triton/L200、丰田 Hilux、五十铃D-Max和马自达B 系列。日产目 前在西班牙、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也在生产Navara。此外,泰国 生产制造的汽车种类也在不断扩大。丰田在即将推出的新车型中,将有一款本土版的C-HR 紧凑型跨界车,该车型目前在日本和土耳其生产。

日产(Nissan)和本田(Honda)也在泰国进行电池和混合动 力汽车的生产。日产将在 Bang Sao 开设一家工厂,利用其 e-Power 技术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在当地生产电池。本田在大城府(Ayutthaya)和普拉钦布里(Prachin Buri)工厂也将生产混合动 力汽车和电池。日产将在新工厂投资约 3.18 亿美元,本田也计划投资约 1.6 亿美元在新工厂。

本田的 Prachin Buri 工厂是东南亚技术最先进的工厂,它采用 了一种可移动的电池结构,本田称之为组装革命电池(Assembly Revolution cell,ARC)生产线。这是传统生产线和组装单元的混合,工人在组装单元中有一系列的任务要完成,而不是在传统生产线上只 执行每个阶段特定的单一标准任务。本田公司声称,这种安排的效率 提高了约 10%。系统的核心是将正确的部件直接交付到每个装配位置, 从而节省工人在生产线旁的部件箱中寻找正确部件的时间;在这个系统中,工人也更加多才多艺,能够在整 个工厂执行一系列任务,提高了生产力和灵活性。这家工厂的年产量高达 12 万辆。这个新工厂生产的主要车型是思域。

品牌 2018 年
  1-12 月累计 份额
Toyota 314498 30.2%
Isuzu 177864 17.1%
Honda 128290 12.3%
Mitsubishi 84560 8.1%
Nissan 72394 6.9%
Mazda 70475 6.8%
Ford 66064 6.3%
Suzuki 28503 2.7%
MG 23740 2.3%
Chevrolet 20313 1.9%

另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Mazda)在发动机加工技术上投入巨资,扩大了在泰国的动力总成生产。增加了约7亿美元将用于Sky Activ工厂的柴油和汽油发动机的机头和机座的新 加工生产线,这些发动机将配套整个东 南亚马自达的工厂。这使得发动机的年 产量从3万辆增加到10万辆,增加了两倍。这些发动机约有30% 是出口的。泰国制造的变速箱约有80%是出口的。

从 2019 年起,宝马将在泰国生 产 PHEV 电池,用于该国制造的少量 宝马汽车。这家汽车制造商在泰国的产 量将很快上升,X5 将在这里生产,然 后作为 CBU 车型运往中国。这将使宝 马能够避免在中美贸易战增加的关税。根据这一安排,预计泰国生产 2 万多辆 X5。奔驰采取与宝马类似的策略后,将 投资约 1.13 亿美元生产混合动力电池, 用于 C 系列、E 系列、S 系列和 GLE 汽车的装配。

多年来,日本汽车制造商一直是 泰国的主要生产商,而欧洲高端品牌在 一段时间内的组装量也很低,但中国企 业在泰国正变得越来越活跃。例如,在 2017 年底,上汽集团在泰国开设了第 二家工厂,目前在泰国生产的 MG 品牌 车型已超过 10 万辆,主要面向东南亚 地区出售,也有少量车型出口英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区域市场和 生产地点之一,出口比率强劲且不断上 升。例如,三菱从贝卡西工厂向菲律宾 出口 Xpander 紧凑型 MPV,2018年的目标是出口 3 万辆。印度尼西亚还向 泰国和越南出口汽车。该车型还计划于2019年出口到中东和整个非洲,其中3~5 万辆将用于东盟市场以外的出口。

2018 年 Xpander 总产量达到了 12 万 台,2019 年将增至 15 万台。在总投资 达到 3400 万美元之后,目前最大产能为 16 万辆每年。发动机来自尼桑在印 度尼西亚的一家工厂。

丰田也在印度尼西亚扩大生产规 模,目前主要是通过旗下子公司大(Daihatsu)在印度尼西亚的子公司阿 斯特拉(Astra)。生产能力在逐步提升,并开始生产 Rush SUV。这个车型在菲 律宾很畅销,未来可能出口到其他国家。丰田在印度尼西亚有5家工厂,在卡拉旺有两家汽车厂,同时在卡拉旺 还有一家汽油发动机厂。在 Sunter 有 两家工厂,其中一家生产汽油发动机, 一家生产冲压件和铸件。丰田在印度 尼西亚生产的车型包括丰田 Sigra、 Dahatsu  Ayla  和丰田 Agya。

除了日本企业在扩大印度尼西亚的 投资之外,中国的企业也在印度尼西亚 进行了积极的投资,上汽五菱在 2017年投资 7 亿美元开设了一家汽车工厂,东风汽车也投资了 1.5 亿美元新建了一 家工厂。

本田在该国有一家大型工厂, 年生产能力总计 20 万辆。产品包括 Mobilio、BR-V、HR-V、Jazz(Fit)、 Brio RS、Brio Satya 和 CR-V。该工 厂也是本田整个网络的一个关键零部件 供应点,零部件将运往本田在东盟其他地区的工厂以及印度、巴基斯坦、拉丁美洲和日本。

不断扩大的汽车制造业也推动了日本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日本大型企业的本土业务。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钢铁公司 krakatau nippon sumikin(日本-印度尼西亚合资公司);2018 年 8 月,该公司在西北爪哇的西列根开设了一家价值3亿美元的公司;最初的年防腐产能为12万吨,高强度钢,在完全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将达到48万吨/ 年。

马来西亚

这里的主要生产商是  Perodua(严重依赖大发和丰田技术)和宝腾(Proton)。宝腾的业务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高昂的本地采购成本带 来的挑战。在吉利的领导下,宝腾现在 的任务是到2023年将年产量提高到20万辆,10年后提高到 40 万辆,其中一半用于出口,不过实际的出口市场尚未确定。

宝腾还将继续生产吉利的车型,首批车型将是博越 SUV,然后从2019年开始在丹戎马里组装。宝腾还将成为吉 利旗下所有右驾驶车型的生产中心。最初它的本地成分为30%。此外,作为吉利扩展的一部分,Proton品牌工厂将 在中国投产。

宝腾最初是作为一家国有汽车公 司发展起来的,尽管政府希望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但宝腾自身的技术积累和管理不够,没有吉利的支持, 它的未来将充满疑问。仅凭马来西亚市 场和国内投资者的力量,还不足以让一 家成熟的汽车公司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 争力的公司。另外一家马来西亚本土品 牌——Perodua,专注于小型车,年产量约20万辆。这家公司被大发控股,与大发专注的车型一致。

此外,丰田于 2016 年 5 月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一家工厂,初始产能为 5 万 辆每年。目前这一比例正在翻倍,并将 从 2019 年底开始生产电动汽车。此前,该公司已投资 4.89 亿美元,最初的设 施将分配给 ICE 动力商用汽车。在过渡 期间,Yaris 将进行全散件装配生产。

宝马在该国也有少量的组装业务,生产Mini 5门掀盖和Mini Countryman、330e、530e、X5 xDrive40e和740Le,较小的车型使用当地组装的发动机。这是一个小规模的项目,历史上的产能限制在每年1万辆左右,但预计未来几年至少会翻一番。其中一些Mini车是按地区出口的,包 括泰国。其他德国公司,尤其是梅赛德 斯和大众,也在马来西亚组装。梅赛德 斯生产12种不同的车型,而大众生产 帕萨特和 Vento 轿车,所有这些都是CKD部件。

越南

越南有望成为该地区增长最快的生产基地之一。这里有一些国际公司,比如福特。该公司全散件装配较低产量的 Fiesta、EcoSport 和 Transit,但公司 认为 Vinfast 更有兴趣而且意义长远。 这家新成立的内资公司在 2018 年巴黎 车展上推出了两款新车型——一款四门 轿车和一款五门 SUV。在大卫·贝克汉 姆(David Beckham)的支持下,新车型由一个经验丰富的欧洲高管团队开发,严重依赖宝马(BMW)授权的技术, 以及ABB、麦格纳·斯塔尔(Magna Steyr)和西门子(Siemens)的技术 贡献。Vinfast 车型将于 2019 年第三 季度在海峰的一家全新工厂投产,初始 产量为 50000 辆每年。新车型的尺寸 和价格远远高于大多数越南消费者的承 受能力水平,Vinfast 最初将主要瞄准 出口市场。

泰国

日产(Nissan)和铃木(Suzuki) 已在仰光开设了小型工厂。此前,日本 修改了相关规定,允许海外企业在仰光 设立自己的工厂。

在缅甸,特别是在仰光生产汽车的 好处之一是,在那里生产的汽车将获得 一个价值极高的停车许可证,没有这个 许可证,拥有汽车的好处就值得怀疑。

大族激光与汇川技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网站编辑阅读(3513)

 文| 大族激光市场部

3 月 5 日下午,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 略合作协议成功签署。大族集团董事长 高云峰,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等领导 出席仪式并见证本次签约,大族激光智 能装备集团总经理陈焱先生与汇川技术 副总裁宋君恩先生代表双方在《战略合 作协议》上签字。大族激光与汇川技术将在市场开拓、专业领域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签约仪式前,双方进行了深入 的座谈交流。高云峰董事长表示大族激 光与汇川技术同为高科技领域的民族企 业、深圳市上市公司,发展迅速、备受 瞩目,不仅在商业模式、产品形态、组织架构、文化理念等方面高度契合,而且拥有共同的客户群体,具备良好的合 作基础与发展潜力,真诚希望双方紧密 合作、互利共赢,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 产品、更快捷的服务,为国家装备制造 业的振兴与发展贡献力量。”

大族集团高云峰董事长

汇川技术朱兴明董事长表示十分高 兴,带领团队来到大族激光总部,见证战略合作签署仪式。汇川技术与大族激光都胸怀产业报国理想,双方的合作具 备中国特色、深圳特色、时代特色,合 作前景广阔。汇川技术瞄准未来的解决 方案,持续聚焦,在细分领域持之以恒 的耕耘,并提供专业、有竞争力的解决 方案。在国家不断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 的大背景下,有理由相信“一根筋”干 活的人春天到了! 汇川技术与大族激光 作为各自工业自动化领域企业的优秀代 表,将精诚合作,不断深化交流、优化 合作方式,结出丰硕成果,真正扛起产 业兴国、产业报国的大旗。

汇川技术朱兴明董事长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陈焱总经理 介绍,大族激光与汇川技术的战略合作 源于拥有远大的志向、共同的全球营运 战略、共同的交集,可在新能源汽车、 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携手合作、 资源共享,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不断 丰富完善应用场景,提高研发效率与交 付能力,促进双方价值最大化。

根据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大族激光与汇川技术将本着平等、互利、 发展的原则,在新能源、3C、光伏、半 导体、LED 等行业领域共同研发和推广工业自动化产品,合力开拓市场。借此契机,双方将扩大合作规模,实现优势 互补,促进双方高质量发展,共赢未来!

智能装备集团陈焱总经理


大国崛起谁主沉浮? ——从 2018 年地方经济看中国未来

网站编辑阅读(2813)

文 | 恒大研究院

中国各地区呈大国雁阵式发展,各地文化、体制、经济活力、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等差异很大。2018 年中国人均 GDP 达 9700 美元,逐渐接近人均GDP约13000美元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正处于大国崛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图 1 各区经济增速比较

摘要:18年地方经济:22 省 GDP 增速下滑,东部出口拖累经济,中西部高投资消费支撑高增长,东北持续低迷。

⑴ 2018年有22省经济增速下滑,4省保持不变,仅有5省有所上升。随着政绩考核导向转向高质量发展、统计执法 趋严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改革等,地方GDP合计与全国GDP的差距明显缩小,2018年增速差距降至0.3个百分点。按照中央部署,2019年底将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

图2 东部出口同比

图 3 中部投资图


图 4 东北投资

图 5 万亿俱乐部

⑵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从 2017 年的 7.2% 下滑至 2018 年的 6.7%,其中海南、山东下滑超过 1 个百分点,天津持续 低迷。受中美贸易摩擦压制中国高端制造影响,东部出口明 显下滑拖累经济增长。2018 年东部地区出口同比 5.8%,较 2017 年下滑 4 个百分点,下滑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⑶中部地区 2018 年 GDP 增长 7.8%,位居四大地区之 首,除山西外 GDP 增速均高于 7.5%。在投资方面,中部地 区 2018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逆势上升至 10%,明显高于东 部的 5.7%、西部的 4.7%、东北的 0.3%,且并非依赖地产 投资拉动。在消费方面,中部地区 2018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同比高达 10.4%,明显高于东部的 8.2%、西部的 9.3%、 东北的 6.1%。

⑷西部地区 2018 年 GDP 增长 7.4%,但 12 省明显分化,既有包揽全国经济增速前三甲的藏黔云,也有蒙疆渝甘 4 省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 年西部地区投资增长 4.7%, 较 2017 年的 8.5% 下滑 3.8 个百分点,下滑幅度居四大地区 之首;房地产开发投资从 3.5% 升至 8.9%,意味着非地产投 资下滑幅度更大。与中部地区一样,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依赖 投资驱动明显,2018 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固定资产投 资与 GDP 的比例分别为 58%、93%、94%、52%,但西部 较中部更依赖地产。

⑸东北三省 2018 年 GDP 增长 5.5%、持续低迷,工业 增长乏力、投资低位徘徊。东北地区房地产投资从 2017 年的 1% 升至 2018 年的 17.5%,但仍无法阻挡其投资增速从2017 年的 2.8% 下滑至 2018 年的 0.3%。京沪津苏浙闽粤7 省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东北三省或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图 6 万亿俱乐部高收入

1.中国内地 2018 年人均 GDP 已接近 1 万美元,有望 在未来 3 ~ 5 年整体跨入高收入经济体,但离发达经济体门 槛仍远、复兴仍在路上。根据世界银行标准,2017 年高收入 经济体门槛为人均国民总收入 (GNI)12055 美元,有 81 个 经济体;高收入经济体加权人均 GDP 超过 4 万美元,人均 GDP 中位数为 2.9 万美元,在中位数之上有 31 个经济体。

2.京沪津苏浙闽粤 7 省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东北三 省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内地有京 沪津苏浙闽粤 7 省进入高收入经济体,其他 24 省均处于中等 偏上收入经济体行列。

根据现实情况,我们将中国内地 31 省分为三类: 一是京沪津苏浙闽粤 7 省为高收入地区,人均 GDP 超过 13000 美元,基本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研发经费 投入强度达 2.9%,明显超过全国平均的 2.1%,超过 OECD 平均的 2.5%。

二是鲁蒙鄂渝陕 5 省为准高收入地区,人均 GDP 在 9500 ~ 12000 美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 2.1%,但投资依 赖度偏高、达 85%,未来几年有望陆续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三是宁湘琼豫新等 13 省为追赶地区,人均 GDP 在 5500 ~ 8500 美元,主要指标均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四 是已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东北三省,近年经济持续低迷,创 新能力弱,当前人均 GDP 在 6500 ~ 9000 美元。五是藏青 甘 3 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略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人均GDP 均在 7500 美元以下。

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五大建议:一是进一步消除要素 流动障碍,促进城乡区域间人、地、钱等要素自由流动,在 集聚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二是进一步完 善区域合作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先富带后富。 三是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鼓励地方试点,调动地方 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积极性。四是深化产权改革,大力度、 大规模地放活服务业,切实解决民企与国企公平竞争问题。 五是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最大的改革就是开放。

2019年地方两会释放哪些信号?

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4 省下调 2019 年经济增长预期 目标。与 2018 年目标相比,中国内地 31 个省(市、区)上 调、不变、下调的省份分别为 2、5、24 个。在下调省份中, 18 省下调幅度在 0.5 个百分点之内,4 省为 1 个百分点之内,还有 2 省超过 1 个百分点。重庆将经济增长目标从 2018 年的 8.5% 左右下调至 6%,新疆从 7% 左右下调至 5.5% 左右。 此外,2019 年有 14 个省以更具弹性的区间值作为经济增长 预期目标,而 2018 年仅有 1   个省使用区间值,大部分以“左右”设定目标。在上调省份中,海南、湖北均从 2018 年的 7%左右上调为 2019 年的 7% ~ 7.5%。湖北省 2018 年 GDP增长 7.8%,高于预期发展目标 0.3 个百分点,抑制了连续 7 年单边下滑的态势。

⑵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收入目标基本全线下调根据财政部数据,2018 年中国减税减费约 1.3 万亿元。


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2019 年 1 月 9 日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对小微企业推 出一批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实施期限暂定三年,预计每年 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 2000 亿元。并规定,为弥补因大规模 减税降费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一般 性转移支付。


在经济下行和加大力度减税降费背景下,2019 年地方财 政收入目标基本全线下调。在 25 个可比较财政收入目标的省 份中,2019 年上调、不变、下调的省份分别为 0、2、23 个。 而在 2018 年 26 个公布目标的省份中,上调、不变、下调的 省份分别为 12、6、8 个。与 2018 年实际情况相比,去除未 公布财政收入增长目标或上年未公布导致无法比较的地区外, 2019 年分别上调、不变、下调财政收入增速预期目标的省份 分别有 4、0、22 个。而在 2018 年,上调、不变、下调分别 为 8、0、18 个。

⑶投资目标大多向下,但投资增速或企稳。在 17 个可比较投资目标的省份中,2019 年下调、不变、上调的省份分别 为 12、3、2 个。而在 2018 年 21 省中,下调、不变、上调 的省份分别为 18、3、0 个。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新疆,2017 年目标为 50% 以上,2018 年为 15% 左右,2019 年下调至 5% 左右。与 2018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去除未公布投资增 长目标的地区外,2019 年下调、上调的省份分别为 8、10 个; 在 2018 年,下调、上调的省份分别为 15、7 个。


图 7 各省经济增速




从 JIMTOF 看机床产业发展趋势

网站编辑阅读(3061)

文 | 陈忠平

日 本 国 际 机 床 工 具展 (JIMTOF)与芝加哥国际制造 技术展览会(IMTS)、欧洲国 际机床工具展(EMO)和中国 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T) 并称世界四大机床工具展,在国 际上享有盛誉。

日本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始于1962 年,展览会两年一届,在大阪和东京交替举办。自 2000 年起 JIMTOF 就一直在东京举办,迄今已 经是第 29 届。在全球推动“工业 4.0(Industry4.0)”之际,具有“工业之 母”之称的机床工具产业更是许多制造大国全力发展的焦点,日本机床工具技术影响国内甚剧,因此每届的 JIMTOF 对亚洲及中国的机床工具产业皆具有技 术发展风向球的意义。

展会期间举办各种物联网会议

本届展示主轴以“人工智能、工业 物联网、自动驾驶、电动车的制造应用” 议题支撑“接轨未来,技术大树”为主题表示正在发展以连结各项技术为轴线的方式达到技术串连,就像一颗载满科技 的大树般彼此互联。

DMG Mori 展示的物联网技术引起了极大地关注

此次展览参展家数达到 1085 家,参观人数依大会统计总人数 153103 人(计算人次则达到 18.8 万人次),其中海外人数达 12791 人,展出面积达到 9 万 8 千平方公尺,展出规模是全球第 3 大。海外企业台湾 83 家、德国 72家、大陆 50 家、瑞士 42 家、韩国 15 家、

美国 7 家、意大利 19 家,海外参展占 全部展示面积 15.6%。人潮热络也印证 2018 年日本机床工具景气大好,已达到历史最高点,每个月订单都在 1500亿日元以上,预估 2018 年全年订单约在 1 兆 8 千亿日元。

展位专门的物联网展示角

JIMTOF2018 五大亮点趋势

本次的展览中,受到关注的技术发 展趋势包括:IoT 和 ICT 等通讯技术将 生产过程可视化从而方便管理、更柔性 的制造流程、AI 技术。以下是将以技术 发展趋势作为分类,综合几项发展趋势与大家分享:

物联网

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JMTBA) 在展会上,整合 70 家会员,将 300 台 机械设备进行了 IoT 连网,是将各家不 同的物联网平台,连接至该专区(东 7 馆),使得整个东展览馆成为一个巨大 的工厂,让看展者在主办单位企划区域中亲眼见到,可以降低对物联网的导入障碍。机床工具物联网平台的连接,展 现制造加工可视化、可追溯性、预防故 障等接口,实现工业 4.0 第一阶段大规 模机台关键数据搜集及初步分析,显示 机床工具及零部件市场正朝向与传感器 及人工智能运算分析的发展。另外现场 也透过影片和广告牌介绍物联网平台和导入案例。从现场参展机看来,物联网平台目前是 Fanuc 的 Field system 市 场占有率最高。

物联网演示

之前很多专家学者谈到日本物联 网平台是既开放又封闭的状态,但仍依 赖于国家有关部门或协商会去整合,本次的 JIMTOF 就是一个日本工作机 械工业会(JMTBA)整合呈现的场 域,JIMTOF可以看到机床工具大厂整合了开放式通信标准 MTConnect与OPCUA 来提高制造软件和各机床工具之间的互联,已具备数据收集、状态检测、稼动率及效能管理等功能。

中小型制造商的机械也可以透过物联网导入到整个生产系统中,如果不是 大型制造商,只由一家公司整合物联网提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日本工作机械 工会表示,如果能够将不分品牌的制造商全体连结起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提到今后客户的工厂管理,会以一种整合的形式实现,且不分规模能够一起实现物联网。

目前我国现阶段也积极推动中国智 能制造 2025,让既有设备改造后,具 备机联网基本(通讯)功能,让工厂可 以连接到大数据,实现智能化功能。

2016 年 JIMTOF 展会期间,发那 科在展会第二天进行了发布会,富士通 公司伊通千秋取缔役副会长在会上发表 了题为“通过 AI 与 IoT 实现制造业革 新”的演讲,分享了富士通公司透过 AI 与 IoT 实现制造业革新的经验。

表 1 是精机中心(PMC)团队于 本次展会纪录主要机床工具厂、控制器 厂商 IoT/IoE 发展现状。

表1 JIMTOF2018 IoT/IoE 发展现状

主要厂商 System Box 备注
DMG MORI CELOS PC version netBox ARMROID
MAZAK iSMART Factory Smart Box Sensor box
OKUMA Connect plan Netbox suite-C Netbox suite-S Net Service
MAKINO ProNetConneX   语音辅助:ATHENA
Fanuc Field System CPS-MC341-ADSC1- 931 (CONTEC)  [MT-Link  i ]  
Mitsubishi e@Factory MELIPC[Edgecross] AI: MAISART
CITIZEN Alkapplysolution PC [MELIPC/MT-Link i ] 质量 AI 振动讯号
JTEKT IoE NAVI TOYOPUC/Link Box Hawkeye-Light SignalHop
三菱重工 Diascope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本次展览各厂家强调的重点,机械设备在既有的生产及组装技术为基础,搭配智能化或机器学习功能,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10%~30%。欧洲和日本虽以 AI 人工智能为主题,可是他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这强大 的后盾就是机器设备的精度及可靠度, 本次展览诸多厂商列出设备精度可达1 ~ 2µm 以内,甚至 1µm 以内都有。

发那科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可使得机床工作台进行热变位自动补偿、伺服 自动调校以及主轴故障监控等,将机床 工具最关键的运行指标通过人工智能技 术达到优化。另外,还有全自动伺服 AI Servo Turning;主轴故障监测 AI Spindle Monitor 等。在发那科机械手 臂部分,在现场展出可搬运飞机引擎罩的超大型机械手臂 M-2000iA/1700L, 可承载高达 1700kg,垂直移动范围达 到 6.2 公尺,是目前全球最大搬运能力 的机械手臂。也利用新开发的 3D 影像 传感器,并透过深度学习决定机械手臂 拾取工件的最佳顺序,以提高手臂拾取 的成功率。

表2  各国机床重要厂商智能化功能

  MAZAK DMGMORI OKUMA MIKRON 其他
加工引导 参数自动调整 简易操作 防止错误 CAD\CAM  整合 ★ MVA ▲ SCC SMC CELOSSmart Key ▲ ServoNavi   ★OSS  
高效率切削 主轴最适转速控制进给 率适应性控制切削颤振 抑制 动态振动抑制 自我学习控制 ▲ AVC VAC
▲ Smooth AI Spindle
  ▲ Machining Navi   ▲ APS ▲ OMMAVTIV ACM ▲ HEIDENHAINAFC
3D 加工模拟 / 防撞 3D 预防碰撞仿真优化 加工路径 ISS   Collision Free    
综合误差量测与补偿 温升热变形量补偿 在线量测与补偿 ▲ ITS ★ IMC ▲ Smooth thermal Shield   ★ 3D quickSET ▲ Thermo-Friendly▲ 5-Axis Auto Tuning system ▲ ITC ▲ ITC-5X  
检测与诊断系统 关键零部件状态监视与 故障诊断 耗材寿命监视与维护保 养 刀具寿命管理与破损检 知   IPSIBA ★ IBL   MPCClamp CheckSurface Alalyzer   ▲ OSP-AI   SPS   ▲ IMS Watch Dog
远程监控与管理 IMSe-TOWERiConnect ADAMOS Connect Plan ★ SIGMA FMC RNS  

说明:★自动化●诊断 / 监测▲自动预警

金属积层加工制造

各大机床工具厂除联网、AI、复 合化之外,金属积层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e,AM)俨然成为机床工 具技术发展的显学,提供复合化的加工,并省去上下料的麻烦。

DMGMORI 展示雷射沉积技 术(Laser Deposition Melting,LDM)和粉末治金(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 3D 技术,其中粉末治金设备LASERTEC30SLM 是本次 展会首发的新品。

OKUMA 展示 MCR-S 机型,提 出模具产业的解决方案,强调新款主轴 切削加工时间较旧机型有 25% 的提升, 1µm 以下的表面加工精度,此机台还 提供机上激光修补的方案,解决对于模 具产业在加工时所面临的加工时间长, 表面精度要求较高,和减少笨重工件因为修补或热处理上下料的需求。 Sodick  展示  LPM325 通过金属粉末的熔融和凝固进行加法制造,提供内 部制造的数控装置和专用 CAM,使操 作者便于使用。

全球视野下的产业瞭望

通过参加此次 JIMTOF 展,目前 全球机床工具发展趋势如下说明:

制造业和 IT 产业的一体化正在迅速发展

首先,本次的主题是“连接"。物联网使得制造过程可视化,这是在可追溯和失效报警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而随后 AI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发生很重要的作用。

再者,工厂生产在线的机床工具和机器人与互联网相连,因此所有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和加工过程都可以可视化。这种可视化数据有助于优化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一台机器与另一台机器之间或机器与人之间的协同。

机床工具产业未来的变化

大量定制化、设备共享、无人化、 自动更换损坏零部件、加工复杂化、新 材料大量出现,有些需求通过智能化、 AI 技术补足,有些仍须透过设备的设计 来满足。

机床工具技术不断创新

机床工具厂投入相当大的研发财力 和人力,为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 例如,组合式机床、五轴加工机、数控 车铣复合机。这些设备可以处理复杂形 状的产品零件。此外,组合式机床可以 在单一设定下完成整个制造过程,从而 实现高精度和高生产效率。

智能制造的范畴逐步扩大与发展

全球制造业关心的是:生产系 统、质量保证、过程优化、数字建 模。应用与整合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s)、智能计算(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控制技术(Control Technology),可以来提供生产型态 的解决方案。

我国机床制造商应了解电动车产业供应链

机床制造商应掌握电动车产业供应 链,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强化企业 间关系。

结束语

在西方有句谚语“To live well, a nation must produce well”,说明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表现,从各国的展览会就能深刻地认识到。 技术发展持续向前,但机床制造作为基础工业,易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此 次展会,日本主办方对 2019 年的机床 销售预估趋于保守,特别是美中贸易战 已经影响到全球贸易,而在是否能停止 或放缓的情况下,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行业观察:中美贸易和解即将达成,为企业减负成为两会主题

网站编辑阅读(2555)

文 | 刘明星、李建、王思杰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中 美市场的信心都得到了修复。春节 之后,中国的股市气势如虹,大量 资金涌入股市,沪深两市日成交额 连续多日破万亿人民币。

2019年两会又对制造业释放 了大量的利好消息 ,包括增值税调 低税点、调低社保比例系数、降低 工业用电成本、减少物流通行时间 成本、促进就业、降低个人所得税 纳税负担刺激消费等,当然也有汽 车行业全面对外放开的挑战。

MFC借鉴《经济观察报》等 财经媒体及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 找出和制造业相关的关键词和业内 人士分享。

科技支撑能力

报告原文: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 化创新机制。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全面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 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 运用。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 动。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 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 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 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 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 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提升“支撑能力”的重点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这一点在 2018 年的 一系列事件中已经得到验证,没有核心 关键技术,在谈判桌上可打的牌就少很多 。

一些东部省份正在大幅度提高研 发经费的支持力度,并鼓励企业参与 到科技研发之中,此次两会政府工作 报告也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相信很快科研界将会对此有所感受。

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国务院机构的调整、技术新专利法酝酿出台、诸如知识产权法院在内的司法体制完善, 已经呈现出逐渐明晰的态势。

真正的重点还在科研体制方案, 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科研体制以及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都是科技领域的 重中之重,从科研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到所有权,政策的意图逐渐加强。但是,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从科研经费管理一直 是科研人员的“心病”,一些冗余复杂和缺乏实践可行性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严重的限制了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甚至成为其在进行科研和知识成果转化时的“雷”,让科研人员承担了一些不必要的司法风险。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报告原文: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 目。完成铁路投资 8000 亿元、公路水运投资 1.8 万亿元,再开工一批重大水 利工程,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加大 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 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 5776 亿元,比去年增 加 400 亿元。创新项目融资方式,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用好 开发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落实民间投资支 持政策,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决不能“新 官不理旧账”,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 前要清偿一半以上,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

2019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位6%~6.5%,展了更多的弹性,但是2019 年“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完成这一目标面临众 多挑战。扩大投资依然是2019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铁总等基建上游核心公司也是重点基建项目的助理,2019年铁总工作会 议提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要保持强度规模。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述“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在这一背景下为地 方基建支出开的前门“专项债”将会越加重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所述,2019 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 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与传统基建相较,“新基建”领域 呈现了更强的市场性,这也意味着相关 企业和社会资本很可能将会成为这一投 资领域的主力之一,这一领域也有可能 形成一个与传统“铁公机”截然不同的 基建投融资体制。

GDP 增长预期目标 6%~6.5%

报告原文:2019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 ~ 6.5%,城镇新增就业 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 5.5% 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以内;居民消费 价格涨幅 3% 左右。中国经济选择主动 降速以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 经济结构调整。2019 年中国经济仍然 面临多方压力,宏观政策进行适度调整 的同时,更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 扩大开放,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将大数据、人工智能、 传感等技术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可以帮 助传统企业降本增效。但实际情况是, 即便工信部曾称中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概念普及进入深入形成时期,工业互联 网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还处于早期,即便 已开展一系列试点示范,但成为数字化 领军者的企业仍是少数,工业互联网平 台的打造,在不同行业企业中分布不均 匀,而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认知、经 营、决策落实层面上有待突破。


壮大数字经济

报告原文: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 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 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经济健康成长。

受移动互联网带动,从消费者、工 业企业到城市社区,都在逐步走向万物 互联,开始全面数字化转型,这其中包 括改变个人生活的智能穿戴社会、助力 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工业互联网,以及新 零售、共享单车等新兴业态,这些新兴 业态的实现都依赖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在壮大数字经济的要求下,首先要推 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包括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软件方面,以及半导体、新材料 等硬件的支撑。

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问题

报告原文: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 资贵问题。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 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 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 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脱实向虚。加大对中 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 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 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 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今年国有大 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 30% 以上。清理规范银行及中介服务收费。

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 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 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 须有明显降低。今年企业的融资环境要 比去年好一些。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报告原文: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 创金融债券,支持发展创业投资。

科创板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具有核 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 口碑的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支持 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截至目前,有关 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规则制度基本落 地,它在上市企业选择、发行制度、定 价方法,尤其是估值模式上,都会是全 新的,不同于现有资本市场的体系,也 是很多年以来 A 股资本市场想要改革的目标,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资本市场。

提高股权融资比重

报告原文: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 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 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 增强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加强金融风 险监测预警和化解处置。我国财政金融 体系总体稳健,可运用的政策工具多,我们有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目前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占比合计 达 24%,相较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 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股权融资占 比十几年来尚未明显提升,直接融资占 比的提升主要由债券融资推动。

未来融资市场从过去的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是大势所趋,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筹码的供给将大大增加,A 股市场过去的博弈市或将逐渐成长为变成价值增长市。

汽车产业开放

报告原文: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扩大金融、汽车等行业开放,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新设外资企业增长近 70%。

汽车产业的开放是中国加入 WTO 之后一个重要的承诺,包括关税降低和股比限制取消等。2018 年,中国政府兑现承诺,分别取消了汽车产业投资股 比限制并下调了汽车关税。中国将分阶 段取消汽车行业股比限制:在 2018 年 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 制;2020 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2 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 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而 通过 5 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 限制。目前,宝马已经改变了在中国合 资公司股比,特斯拉等也独资在中国建 厂,汽车行业的开放前所未有。未来, 随着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汽车产业中 外资的身影将会越来越多,这对中国本 土汽车而言,将是重大的挑战。

汽车产业减税、减负

报告原文:深化增值税改革,将 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 的税率降至 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 行 10% 的税率降至 9%,确保主要行 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 6% 一档的税率 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 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 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 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报告原文: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 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 10%。

今年,制造业继续减税,减税幅度 远大于去年,这对于稳定汽车产业有重要意义。汽车产业在 2018 年遭遇到 28 年来第一次负增长,汽车消费萎靡不振。 此次减税之后,汽车价格有望进一步降 低,促进汽车消费。

此外,不仅仅是增值税下降,在 电力改革中针对制造业用电的价格降低 10%,这对于汽车制造业这个用电大户 来说,成本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统计 局数据显示,2017 年,汽车行业全年 总利润达到 6458 亿元,是制造业最高 的,但增速是相对最低的。税费和电力 价格的下调,展现了中国政府对制造业 的进一步支持。

稳定汽车消费

报告原文: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 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

稳定汽车消费再次在国家层面提 出。今年 1 月,中国政府实际上已经 启动了稳定汽车消费的措施,发改委等 十部委共同提出了六条汽车消费刺激措 施,涉及汽车下乡、皮卡进城、二手车 销售、购车指标盘活、老旧汽车报废更 新、新能源货车通行管理等多个层面。 但从效果来看,可能不及预期,根据政 策上一轮汽车下乡由中央财政拨款,而 此次轮汽车下乡由地方财政自主裁量。

新能源汽车财税支持是这两年两会 的重点。截至目前,2019 年的新能源 汽车补贴标准一直未出,有外媒报道说, 原因在于中美贸易谈判中对中国补贴新 能源汽车存在较大争议。从政府工作报 告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没有提及,只是延续了去年的说法,“购置优惠政策”所指应该是新能源汽车购买免购置税政 策,而不是新能源汽车补贴。不过,中 汽协在近日透露,2019 年新能源汽车 补贴变化是地方补贴全部取消,这意味 着补贴下降幅度在 50% 左右,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报告原文: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 革,推动降低过路过桥费用,治理对客 货运车辆不合理审批和乱收费、乱罚款。 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 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 便利群众。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港口 收费。专项治理中介服务收费。继续清 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收费清单 “一张网”建设,让收费公开透明,让 乱收费无处藏身。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 费站可以提升通行效率,其次,还有利 于节能减排。但需要明确的是,取消省 界高速公路收费站,并非取消收费。

网络提速降费

报告原文: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 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 , 改造提升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推动移动网 络基站扩容升级,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网 速更快更稳定。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 资费再降低 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 20% 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 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智能+”赋能传统 产业

报告原文: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 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 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 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 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 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 业领域。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 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 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 中国服务。

随着中国 5G、云计算、大数据、 AI 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将进一步助 推传统企业融合“互联网+”、“智能+” 的理念。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 类社会,并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国际 竞争新焦点。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向人 工智能新时代加速过渡,AI 将加速赋能, 并为医疗、智造、金融、安防、教育、 交通、物流等各类传统行业带来机遇与 发展潜力。

2019 年,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场景应用落地的黄金爆发期,AI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人工智能与生产性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将催化 未来3 ~ 5 年产业格局成型,诞生行业龙头。

人工智能

报告原文: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 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 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 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 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 域推进“互联网+”。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几 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发达国家的领先优 势并不突出,但我国正因大力发展人工 智能,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使之迎 来更好的发展环境,由此也带来了更多 的发展机遇。包括 BAT 巨头、创新型 企业在内的中国科技企业们,都在大力 投资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而这也是布局 未来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阔 商机。毋庸置疑,人工智能俨然成为决 定中国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

技术成果转化

报告原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大 力优化创新生态,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 极性。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科技创新中心等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将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扩大至所有企业。制定支 持双创深入发展的政策措施。技术合同 成交额增长 30% 以上。

报告原文: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 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 机制。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全面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 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要 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 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 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 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 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 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 创新突破。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 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我国有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 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 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2018 年 12 月 4 日,多部门联合 印发了《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 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 录》,对在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的主 体进行惩戒,有效保护技术成果转化。 这些政策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经济 正处于商业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时代转 轨的时期,来自学院派的技术崛起,正在成为这个创业时代的新力量。 但于此同时,技术成果转化仍面临着不少政策、市场和投资方面的问题。

政策落地上,相应的配套细则尚未完善, 使得许多政策无法落地。由于政策细则 和免责机制的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的 阴霾未散,限制了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科研和生产之间的“死亡之谷”,使得 许多技术成果在实验室终止。从研发到 转化,再到形成产品,每一步都是“惊 险一跃”。主流评价体系的单一,让一 些从事产业化的科研人员感到“不被主 流评价体系认可”等等。更重要的是, 本该承担创新主体的企业,却由于投入 资金多,周期长等原因没有能力也没有 动力承接技术成果的转化。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上,专门点明了 科技成果转化上面临的上述问题,也期 待后续的配套细则。






添加我的信息到《金属板材成形》发行库

联系我们获取资料